去到双林见旧游,眉弯新月眼横秋。
寒暄未举宜先问,因甚桥流水不流。
去到双林见旧游,眉弯新月眼横秋。
寒暄未举宜先问,因甚桥流水不流。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心月所作的《送僧之双林》。诗人通过描绘僧人前往双林的场景,表达了对故地重游的感慨和对僧人的关心。"眉弯新月眼横秋"一句,以月亮和秋天的眼眸来形容僧人的形象,既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淡泊与深沉。"寒暄未举宜先问,因甚桥流水不流",寒暄尚未开始,诗人就关切地询问为何眼前的流水不再流淌,这既是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也是对僧人行程的关切,暗含着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思考。整体上,此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富有禅意。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一泓澄澈照人间,明月团团落古湾。
不向奔流随浪击,独持高洁伴云閒。
禅房夜静留清鉴,阆苑仙归坠碧环。
每到轩前心转逸,了无纤翳可相关。
白露消磨暑,丹枫点画秋。
闲吟小山赋,归思大江流。
世尽营三窟,人谁乐一丘。
篷窗有佳致,月朗政风休。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