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储才,问域中庠序如林,孰主宰是、孰纲维是;
抚时生感,看今日君民同慨,歌也有思、哭也有怀。
为国储才,问域中庠序如林,孰主宰是、孰纲维是;
抚时生感,看今日君民同慨,歌也有思、哭也有怀。
此联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张百熙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上联“为国储才,问域中庠序如林,孰主宰是、孰纲维是”揭示了张百熙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他如同林中之树,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更在教育领域树立了主导地位,确立了教育的纲领与规范。
下联“抚时生感,看今日君民同慨,歌也有思、哭也有怀”则从时代变迁的角度出发,感慨于当前社会君民共情的现状。张百熙先生的逝世,引发了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无论是歌颂还是哀悼,都充满了对他的思念与敬意。这不仅是对个人的哀悼,更是对一个时代精神的追忆与反思。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对比与情感的交织,既展现了张百熙在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也反映了社会对他的普遍敬仰与怀念,是一幅生动描绘了历史人物与时代情感交融的画面。
雁屿晴岚薄。倚层屏、千树高低,粉纤红弱。
云隘东风藏不尽,吹艳生香万壑。
又散入、汀蘅洲药。
扰扰匆匆尘土面,看歌莺、舞燕逢春乐。
人共物,知谁错。宝钗楼上围帘幕。
小婵娟、双调弹筝,半霄鸾鹤。
我辈中人无此分,琴思诗情当却。
也胜似、愁横眉角。
芳景三分才过二,便绿阴、门巷杨花落。
沽斗酒,且同酌。
携僧登芙蓉,想见绿云径。
天风吹笑语,响落千岩静。
戏为有声画,画此笑时兴。
夙习嗟未除,为君起深定。
蜜渍白芽姜,辣在那改性。
南归亦何有,自负芦圌柄。
旧居悬水旁,石室如仄磬。
行当洗过恶,佛祖重皈命。
念君别时语,皎月破昏暝。
蝇头录君诗,有怀时一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