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茅屋迥,野雉奠三城。
此地曾传檄,何人壮请缨。
草肥连幕动,柳细别屯青。
我亦劳于役,临岐一驻旌。
山村茅屋迥,野雉奠三城。
此地曾传檄,何人壮请缨。
草肥连幕动,柳细别屯青。
我亦劳于役,临岐一驻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悲凉的山村景象。首联“山村茅屋迥,野雉奠三城”以“迥”字突出山村的偏远与静谧,野雉的鸣叫似乎在为这荒野增添了几分生机。颔联“此地曾传檄,何人壮请缨”则通过历史的回响,引出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颈联“草肥连幕动,柳细别屯青”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绿草丰茂,柳条轻摆,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尾联“我亦劳于役,临岐一驻旌”则是诗人自我的感慨,他虽然忙碌奔波,但在此刻却停下脚步,或许是为了思考,或许是为了一时的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以及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欲住住不得,出门天气秋。
惟知偷拭泪,不忍更回头。
此日祗愁老,况身方远游。
孤寒将五字,何以动诸侯。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
徵君已去独松菊,哀壑无光留户庭。
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