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橹咿哑,晓登江上家。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
林中尚馀滴,不管垫乌纱。
月落橹咿哑,晓登江上家。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
林中尚馀滴,不管垫乌纱。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黎明时分在江边的所见所感。"月落橹咿哑"以宁静的夜晚和摇橹声开始,营造出清晨出行的氛围。"晓登江上家"点明诗人早起登船,准备启程。
"冲田多偃稻,直岸有颓沙"两句,通过描述田间的稻谷倒伏和岸边的沙土堆积,展现出雨后的景象,显示出雨水充足,稻谷生长良好,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湿润。
"始悟雨如许,更欣晴亦佳"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雨的感激,因为它既满足了农田的灌溉需求,又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雨后天晴的期待。"林中尚馀滴"进一步强调雨后湿润,连树林中仍有滴滴水珠。
最后,"不管垫乌纱"以幽默的方式收尾,诗人调侃即使雨湿到打湿了头上的乌纱帽,他也不以为意,流露出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雨后的田园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晏婴不满六尺长,高节万仞陵首阳。
青衫白发不自叹,富贵在天那得忙。
十年闭户乐幽独,百金购书收散亡。
朅来东观弄丹墨,聊借旧史诛奸强。
孔融不肯下曹操,汲黯本自轻张汤。
虽无尺箠与寸刃,口吻排击含风霜。
自言静中阅世俗,有似不饮观酒狂。
衣巾狼藉又屡舞,傍人大笑供千场。
交朋翩翩去略尽,惟吾与子犹徬徨。
世人共弃君独厚,岂敢自爱恐子伤。
朝来告别惊何速,归意已逐征鸿翔。
匡庐先生古君子,挂冠两纪鬓未苍。
定将文度置膝上,喜动邻里烹猪羊。
君归为我道名姓,幅巾他日容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