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柳垂江翠,惊湍拍岸浮。
烟生山欲尽,春半水争流。
棹倚袁宏渚,云凝庾信愁。
艰难念时事,衰谢不能休。
弱柳垂江翠,惊湍拍岸浮。
烟生山欲尽,春半水争流。
棹倚袁宏渚,云凝庾信愁。
艰难念时事,衰谢不能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弱柳垂江翠"写出了柳树在江边轻轻摇曳,翠绿的颜色映衬着江水,营造出宁静而柔美的画面。"惊湍拍岸浮"则转而描绘江水中的急流冲击岸边,显示出动态的力度与活力。
"烟生山欲尽,春半水争流"两句进一步扩展视野,山间升腾的雾气与春水的流淌相互交织,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棹倚袁宏渚"借袁宏的典故,表达诗人暂憩的心情,而"云凝庾信愁"则通过庾信的典故寄托了诗人的忧虑和愁绪。
最后两句"艰难念时事,衰谢不能休"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以及个人衰老感怀,感叹世事艰难,即使年华老去也无法停止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思。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感慨人生的山水小品诗。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