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佳处小轩成,薄暮偏宜物外情。
明月未来风满树,夕阳犹在鸟无声。
黄花共客诗中老,白发催年定里生。
尘海行人不知此,劳劳心迹候谁明。
湖山佳处小轩成,薄暮偏宜物外情。
明月未来风满树,夕阳犹在鸟无声。
黄花共客诗中老,白发催年定里生。
尘海行人不知此,劳劳心迹候谁明。
这首明代诗人屠滽的《宜晚轩为玉公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湖山佳处小轩成”,点出宜晚轩坐落在景色优美的湖光山色之中,环境清幽。接着,“薄暮偏宜物外情”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恬淡氛围,适宜于超脱世俗的情感体验。
“明月未来风满树,夕阳犹在鸟无声”两句,通过描绘明月未至、微风吹动树叶和夕阳余晖中悄然无声的鸟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意境。诗人借景抒怀,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黄花共客诗中老,白发催年定里生”则以菊花的凋零和自己的白发生长,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流露出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无奈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最后,“尘海行人不知此,劳劳心迹候谁明”揭示了诗人对于忙碌世事中人们忽视眼前美好,以及无人理解其内心世界的感叹。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独特感悟。
武夷山中有伏龙,鬣捲云雨深重重,化为白须一老翁。
疾雷破山六丁取,置卫铜镮森守虎,云是健将雨下土。
老翁一笑百不能,山中所读皆仙经,吾亦泠然御风行。
洪崖道上逢老友,手举无何指翁口,翁已辟谷安事酒。
青牛紫气关河咫,大鹏风斯九万里,回首蓬莱浅清水。
冷云初雁水明霞,遥见星躔动汉槎。
咫尺江淮分表里,一番礼乐又光华。
水通建业宁迂道,天近城南且过家。
忙处得閒应更好,故园秋色上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