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曳地行,双眼鼻端看。
此岂玩世人,怜为世人玩。
青衫曳地行,双眼鼻端看。
此岂玩世人,怜为世人玩。
这首诗《入黄州》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身处世俗之中,却能保持独立思考与自省的智者形象。
首句“青衫曳地行”,以“青衫”这一古代官服的象征,描绘出人物的衣着,暗示其身份可能并不显赫,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和尊严。“曳地行”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从容与不迫,即使在低微的位置上,也能展现出独特的气质。
次句“双眼鼻端看”,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双眼”聚焦于“鼻端”,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寓意深刻。这不仅表现了人物观察事物时的专注与敏锐,更暗含了对世俗价值的审视与批判。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主人公虽置身于世俗之中,却不被其束缚,始终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状态。
后两句“此岂玩世人,怜为世人玩。”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独特人格的赞赏与感慨。前一句“此岂玩世人”中的“玩”字,既可理解为戏弄、轻视,也可理解为欣赏、玩味。在这里,它更多地体现了后者的意思,即对世俗的玩味与洞察。后一句“怜为世人玩”则从另一个角度赞美了这种人格,即虽然他可能被世人所玩弄、忽视,但他却以自己的方式,成为了他人眼中的独特存在,值得怜悯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身处世俗之中,却能保持独立思考与自省的智者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真正人格价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通过精炼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王世贞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超越世俗、保持自我精神独立的人物形象,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深阁帘垂绣。
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
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
影厮伴、东奔西走。
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著黄昏后。
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
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
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
趁未发、且尝村酒。
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
翁不应,但摇手。
稼翁居士,有几多抱负,几多声价。
玉立绣衣霄汉表,曾览八州风化。
进退行藏,此时正要,一著高天下。
黄埃扑面,不成也控羸马。
人道云出无心,才离山后,岂是无心者。
自古达官酣富贵,往往遭人描画。
只有青门,种瓜闲客,千载传佳话。
稼翁一笑,吾今亦爱吾稼。
夜深清梦,到丛花深处,满襟冰雪。
人在琼云方响乐,杳杳冲牙清绝。
翠簨翔龙,金枞跃凤,不是蕤宾铁。
凄锵仙调,风敲珠树新折。
中有五色光开,参差帔影,对舞山香彻。
雾阁云窗归去也,笑拥灵君旌节。
六曲阑干,一声鹦鹉,霍地空花灭。
梦回孤馆,秋笳霜外呜咽。
电旗飞舞。
双双还又争渡。
湘漓云外,独醒何在,翠药红蘅,芳菲如故。
深衷全未语。
不似素车白马,卷潮起怒。
但悄然、千载旧迹,时有闲人吊古。
生平惯受椒兰苦。
甚魄沈寒浪,更被馋蛟妒。
结琼纫璐。
料贝阙隐隐,骑鲸烟雾。
楚妃花倚暮。
□□琼箫吹了,溯波同步。
待月明洲渚,小留旌节,朗吟骚赋。
我梦唐宫春昼迟。
正舞到、曳裾时。
翠云队仗绛霞衣。
慢腾腾、手双垂。
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
见荷花、被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