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频于役,凭轼临沧海。
徙倚蓬莱间,几席扶桑在。
始觉眼界宽,西望极畏垒。
天浮日永浴,雁迷岸分彩。
归泄无盈虚,百川于此汇。
始作卢敖游,高鸟惭意怠。
回陟大泽山,日观峰未改。
呼吸圆䆸通,应接汗流浼。
归来爽自失,蜗居从前悔。
三年频于役,凭轼临沧海。
徙倚蓬莱间,几席扶桑在。
始觉眼界宽,西望极畏垒。
天浮日永浴,雁迷岸分彩。
归泄无盈虚,百川于此汇。
始作卢敖游,高鸟惭意怠。
回陟大泽山,日观峰未改。
呼吸圆䆸通,应接汗流浼。
归来爽自失,蜗居从前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多次出外服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登上了苍茫的海边,眺望着蓬莱仙境,仿佛能看见那遥远的扶桑。诗中通过“徙倚”、“几席”等词,展现了诗人站在海边的悠然与沉思。接着,诗人以“始觉眼界宽”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感慨,而“西望极畏垒”则透露出对远方的向往。
随后,诗人描绘了海边的日出之景,“天浮日永浴”,阳光洒在海面上,金光闪闪,美不胜收。远处的大雁在空中飞过,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诗人感叹于自然界的壮丽,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人生,认为自己如同那“百川”一般,无论盈或虚,都最终汇聚于此。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始作卢敖游”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即使面对高飞的鸟儿,也感到惭愧于自己的懈怠。之后,诗人登上大泽山,面对未曾改变的日观峰,内心充满了敬畏与平静。在山顶,诗人仿佛能与天地相融,呼吸之间感受到宇宙的奥秘,汗水流淌,心灵得到了洗涤。
最后,诗人回到蜗居之中,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清爽与满足,之前的种种烦恼与后悔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
明窗畏日晓先暾,高柳鸣蜩午更喧。
笔老诗新疑有物,心空客疾本无根。
隔墙我亦眠风榻,上马君先锁月轩。
共喜早归三伏近,解衣盘礡亦君恩。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
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
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
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
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
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
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
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
黄发方用事,白须宜少存。
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
初囚羽渊魄,尽返湘江魂。
坐忧东郡决,老守思王尊。
北流桑柘没,故道尘埃翻。
知君一寸心,可敌千步垣。
流亡自栖止,老幼忘崩奔。
得闲闭阁坐,勿使道眼浑。
聊乘应舍筏,直溯无生源。
归来成二老,夜榻当重论。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宋·苏轼】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黄发方用事,白须宜少存。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初囚羽渊魄,尽返湘江魂。坐忧东郡决,老守思王尊。北流桑柘没,故道尘埃翻。知君一寸心,可敌千步垣。流亡自栖止,老幼忘崩奔。得闲闭阁坐,勿使道眼浑。聊乘应舍筏,直溯无生源。归来成二老,夜榻当重论。
https://shici.929r.com/shici/nfFNP.html
饱食有残肉,饥食无馀菜。
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
尔来谁独觉,凛凛白下宰。
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多生味蠹简,食笋乃馀债。
萧然映樽俎,未肯杂菘芥。
君看霜雪姿,童稚已耿介。
胡为遭暴横,三嗅不忍嘬。
朝来忽解箨,势迫风雷噫。
尚可饷三闾,饭筒缠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