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问竹平安,雁书不尽相思字。
篱根半树,村深孤艇,阑干屡倚。
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此时行李。
望去程无数,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
笑我曾游万里。甚匆匆、便成归计。
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
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
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几番问竹平安,雁书不尽相思字。
篱根半树,村深孤艇,阑干屡倚。
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此时行李。
望去程无数,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
笑我曾游万里。甚匆匆、便成归计。
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
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
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开篇便问竹林是否平安,通过雁过带书的情景表达难以尽述的相思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内心感情的流露。
"篱根半树,村深孤艇,阑干屡倚。" 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宁静幽雅的乡村画面,其中“篱根半树”、“村深孤艇”均营造了一种隐逸自在的氛围,而“阑干屡倚”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片风景的留恋之情。
"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此时行李。" 这里,“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描绘了一个冬日寒冷而又广阔的自然景象,而“此时行李”则暗示诗人即将踏上归途。
"望去程无数, 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笑我曾游万里。"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长途跋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望去程无数"表现出旅途中无尽的思念,而“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则是对即将到来旅途的预期。
"甚匆匆、便成归计。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 这里,“匆匆”二字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急迫感,“江空岁晚”则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而“栖迟犹在,吴头楚尾”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南北,但心思却仍旧停留在曾游之地。
"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最后几句通过“疏柳经寒”、“断槎浮月”的景物描写,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思念,并表达了一种期待重逢之时共同叙说相思之情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