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柳敧台,明漪浅甃,青瑶相拱如笏。
笼诗壁坏,冷旧家、垂露秋笔。门外稀来辙。
沧浪近、步尘更洁。
几料理、簃南莳药,池北横书,吴皋占断烟月。
飞仙去,飘绛节。想汗漫青城,梦攀萝葛。
山阳剩侣,尚解说、胭脂晴雪。邻笛惊风歇。
斜阳外、画阑凭热。
归隐几人,秋语泠泠,枫根暗泉呜玦。
颓柳敧台,明漪浅甃,青瑶相拱如笏。
笼诗壁坏,冷旧家、垂露秋笔。门外稀来辙。
沧浪近、步尘更洁。
几料理、簃南莳药,池北横书,吴皋占断烟月。
飞仙去,飘绛节。想汗漫青城,梦攀萝葛。
山阳剩侣,尚解说、胭脂晴雪。邻笛惊风歇。
斜阳外、画阑凭热。
归隐几人,秋语泠泠,枫根暗泉呜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画面,颓废的柳树歪斜在台边,清澈的水面映照着石砌的池边,宛如一块青玉的拱桥。墙壁上曾经悬挂的诗句已经斑驳,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旧时文人的气息。门外车迹稀疏,临近的沧浪水边,脚步踏过更加洁净。诗人在此精心打理药草,书斋之外则是烟波浩渺的吴地,尽享自然之美。
诗人想象着仙人驾鹤西去,留下一片空灵的景色。山阳之地,仍有友人讲述着晴天落下的似花红霞。邻家笛声在晚风中戛然而止,夕阳余晖洒在画栏上,温暖而宁静。最后,诗人感叹归隐之人少,只有秋夜的低语和枫树下泉水的潺潺声,如同哀伤的乐章,回荡在静谧的江南。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沉,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江南的风土人情与诗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