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
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
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这首《杂诗》由魏晋时期的诗人王赞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句“朔风动秋草”,以凛冽的北风和摇曳的秋草开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接着,“边马有归心”一句,借马儿渴望回归家园的形象,暗喻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
“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这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其中,“胡宁久分析”意为为何长久分离,“靡靡忽至今”则表示时间飞逝,转眼间已至今日。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诗人在此感叹因公务繁忙而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与故乡相隔遥远,如同天上的两颗星——商星与参星,难以相聚。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流露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接下来,“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通过鸟类与昆虫的季节性变化,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迁。鸧鹒(黄莺)与蟋蟀的鸣叫,分别代表了春与秋的交替,暗示着诗人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变。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将自己比作一只思乡的客鸟,渴望回到那片熟悉的森林,即故乡。
最后,“师涓久不奏,谁能宣我心。”引用古代音乐家师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深沉,似乎在说,即使有千言万语,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只有音乐才能真正传达出心中的情感。
综上所述,《杂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雨雪远村中,猿鸣旅馆空。
守炉消夜漏,停烛待春风。
有恨能催老,无文解送穷。
却怜今夕酒,还与弟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