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层峦草木青,魏公祠下拜仪刑。
经纶有策回天地,忧乐无时忘阙庭。
异代蒸尝遵典礼,故山香火下神灵。
浮云变灭知何在?闲听松风语塔铃。
西望层峦草木青,魏公祠下拜仪刑。
经纶有策回天地,忧乐无时忘阙庭。
异代蒸尝遵典礼,故山香火下神灵。
浮云变灭知何在?闲听松风语塔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元祐在元代夏季游览天平山时,来到魏公祠前的情景。他西望群山,草木葱翠,对魏公祠充满了敬意,认为祠中的魏公形象是人们学习的楷模。魏公曾以卓越的才能影响天地,时刻心系国家,他的精神在不同朝代都得到遵循和祭祀。诗人感慨世事如浮云般变化无常,唯有祠堂中的香火和松风塔铃声,传递着永恒与宁静。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自然静谧的欣赏。
竹使贪为郡,金门懒上书。
征途沿木合,官舍类楼居。
密叶藏啼鸟,澄潭跃戏鱼。
波光摇岛屿,霁色露阎闾。
圃蕙光风拂,山苗淑气嘘。
开樽空爱客,函丈孰宗予。
清唳频思鹤,长鸣几厌驴。
颜贫一瓢足,嵇懒尺题疏。
薄宦无劳说,长谣任所如。
神明定来舍,庄室正虚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