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名园恰对城,水亭宜雨更宜晴。
楼台日倒池塘影,丝竹风传巷陌声。
三月久忘玄酒味,百年知负碧山盟。
白门朋旧纷如许,后会应怀历下生。
公子名园恰对城,水亭宜雨更宜晴。
楼台日倒池塘影,丝竹风传巷陌声。
三月久忘玄酒味,百年知负碧山盟。
白门朋旧纷如许,后会应怀历下生。
此诗描绘了一位公子在其名园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园中水亭在雨后或晴天都显得格外宜人。日光倾洒,倒映在池塘之中,楼台与影子交织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微风拂过,不仅带来了丝竹之音,也传递了巷陌间的喧嚣,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生活气息。
三月时节,园中或许已少了醇厚的玄酒,但与碧山的盟约却依然铭记于心。百年之后,这份情感是否还能被传承,诗人对此充满了疑问和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回顾过往,与东园中的朋友们相聚的时光仿佛就在昨日,而未来的重逢,或许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如同历下的生,成为一种怀念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憧憬,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大道久凌迟,正风还陊隳。
无人整颓纲,目乱空伤悲。
卓有出世士,蔚为人天师。
文章通造化,动与王公知。
囊括十洲香,名翼四海驰。
肆意放山水,洒脱无羁縻。
云轻三事衲,瓶锡天下之。
诗曲相间作,百纸顷刻为。
藻思洪泉泻,翰墨清且奇。
惜哉大手笔,胡为幽柔词。
愿师持此才,奋起革浇漓。
骛彼东山嵩,图祖进丰碑。
再续辅教编,高步凌丹墀。
它日僧史上,万世为蓍龟。
迦叶闻琴舞,终被习气随。
伊予浮薄人,赠言增忸怩。
倘能循我言,佛日重光离。
忆昔游京华,自言生羽翼。
怀书访知己,末路空相识。
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托身从?亩,浪迹初自得。
雨泽感天时,耕耘忘帝力。
同人洛阳至,问我睢水北。
遂尔款津涯,净然见胸臆。
高谈悬物象,逸韵投翰墨。
别岸迥无垠,海鹤鸣不息。
梁城多古意,携手共悽恻。
怀贤想邹枚,登高思荆棘。
世情恶疵贱,之子怜孤直。
酬赠感并深,离忧岂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