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变古来有,人才时岂无。
已移甄井玺,犹握酿泉符。
寿及周三老,名成汉八厨。
彼哉武断者,盗起欲全躯。
世变古来有,人才时岂无。
已移甄井玺,犹握酿泉符。
寿及周三老,名成汉八厨。
彼哉武断者,盗起欲全躯。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张滁州挽词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古今变化与人才兴替的诗句。
首先,“世变古来有”表达了世事无常、历史变迁的观念。“人才时岂无”则是说在任何时代都有杰出的才华和人物出现。下一句“已移甄井玺,犹握酿泉符”,这里的“甄井玺”与“酿泉符”都是古代象征权力和地位的器物,用以比喻人才的更迭和权力的转移。诗人通过这两句突出了即便是在变动不居的历史长河中,真正的人才也会不断出现,并在社会上占据重要位置。
接下来,“寿及周三老,名成汉八厨”则是用古代的典故来佐证人才的重要性。这里提到的“周三老”指的是西周时期设立的一种官职,用以尊敬年老有德之人;“汉八厨”则是在东汉时期,朝廷为了表彰文学家、学者而设定的八个博士职位。这两处典故都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最后,“彼哉武断者,盗起欲全躯”,这里诗人通过对历史上那些以武力为手段、试图改变天下的暴君或英雄的批判,表达了对他们短视和自私行为的不满。这些人物往往为了个人野心而牺牲国家与民众的利益,最终也未能成就长远之策。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人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社会安定和人才价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