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舍产一獒,乞养权为主。
我行三叮咛,慎勿膏砧俎。
遂与衙役依,晨昏守空户。
及我再来兹,衔衣相向舞。
似欢还似悲,垂首泪如雨。
此畜颇异人,食后浴于浦。
入水性如獭,搏狸气似虎。
别我一岁周,不谓再见汝。
尽识家人貌,兼复解其语。
何物无因缘,三生叩佛祖。
邻舍产一獒,乞养权为主。
我行三叮咛,慎勿膏砧俎。
遂与衙役依,晨昏守空户。
及我再来兹,衔衣相向舞。
似欢还似悲,垂首泪如雨。
此畜颇异人,食后浴于浦。
入水性如獭,搏狸气似虎。
别我一岁周,不谓再见汝。
尽识家人貌,兼复解其语。
何物无因缘,三生叩佛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只被他收养的狗深厚的情感。狗被命名为“獒”,它在诗人离开时被寄养在衙门里,负责看守。诗人临行前对它进行了三次叮咛,告诫它不要成为他人餐桌上的美食。狗在诗人离开后,每天早晨和傍晚都会守在空荡的房子里。
一年后,当诗人再次回到这个地方时,发现狗不仅认出了家人的面貌,还能理解人类的语言,并且以一种既欢快又悲伤的方式迎接他,眼中满是泪水。这表明狗对诗人的思念之情非常深沉。
狗的习性也颇为独特,它在进食后会去水边沐浴,其游泳的姿势像水獭一样灵活,捕猎时的气势则如同老虎一般威猛。这种对比展现了狗的多面性和适应力。
最后,诗人感慨于人与动物之间不可思议的缘分,认为这种深厚的友谊可能跨越了三生,叩问佛祖是否能理解这种情感的深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这只狗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与动物之间特殊关系的思考。
置酒临高隅,佳人自城阙。
已玩满川花,还看满川月。
花月方浩然,赏心何由歇。
仲月景气佳,东林一登历。
中有故人诗,凄凉在高壁。
精思长悬世,音容已归寂。
墨泽传洒馀,磨灭亲翰迹。
平生忽如梦,百事皆成昔。
结骑京华年,挥文箧笥积。
朝廷重英彦,时辈分圭璧。
永谢柏梁陪,独阙金门籍。
方婴存殁感,岂暇林泉适。
雨馀山景寒,风散花光夕。
新知虽满堂,故情谁能觌。
唯当同时友,缄寄空悽戚。
鹓鸿俱失侣,同为此地游。
露浥荷花气,风散柳园秋。
烟草凝衰屿,星汉泛归流。
林高初上月,塘深未转舟。
清言屡往复,华樽始献酬。
终忆秦川赏,端坐起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