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自相应,体质不必齐。
谁知贾人铎,能使大乐谐。
铿锵发宫徵,和乐变其哀。
人神既昭享,凤鸟亦下来。
岂非至贱物,一奏升天阶。
物情苟有合,莫问玉与泥。
同声自相应,体质不必齐。
谁知贾人铎,能使大乐谐。
铿锵发宫徵,和乐变其哀。
人神既昭享,凤鸟亦下来。
岂非至贱物,一奏升天阶。
物情苟有合,莫问玉与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属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音乐与自然和谐共鸣的美丽画面。
诗中“同声自相应,体质不必齐”两句表达了音乐之中尽管音色各异,但在和谐的旋律下能够彼此呼应,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统一。"谁知贾人铎,能使大乐谐"则指出了一个叫做“贾人铎”的乐师,他的演奏技艺非凡,能够演绎出最为和谐的大乐。
接着,“铿锵发宫徵,和乐变其哀”描述了乐声铿锵有力,却又能在宫商角徵伊之间转换自如,既展现了乐曲的悲壮之美,也展示了乐师高超的演奏技巧。
"人神既昭享,凤鸟亦下来"则描写了人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而连凤凰这样的神圣生物也因之降临,显现出一种理想中的和谐境界。
最后,“岂非至贱物,一奏升天阶。物情苟有合,莫问玉与泥”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只要物与物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或和谐,就不必过分计较它们的高低贵贱。音乐作为一种普遍的情感语言,它能够超越世间的区别,让万物都能达到精神上的提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音乐演奏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情怀,以及他对于音乐力量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