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荐公起,清望益嵯峨。
旌旗者番南下,百骑照涛波。
帝念东南民瘼,一发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鹾。
宾客故人喜,愁绪恐公多。公此去,令公喜,法如何。
金钱少府百万,挽入鲁阳戈。
公是登场鲍老,莫遣登场郭老,辩口尚悬河。
猿鹤北山下,一任檄文过。
当局荐公起,清望益嵯峨。
旌旗者番南下,百骑照涛波。
帝念东南民瘼,一发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鹾。
宾客故人喜,愁绪恐公多。公此去,令公喜,法如何。
金钱少府百万,挽入鲁阳戈。
公是登场鲍老,莫遣登场郭老,辩口尚悬河。
猿鹤北山下,一任檄文过。
这首《水调歌头》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展现了其对国家治理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当局荐公起,清望益嵯峨”描绘了朝廷推荐贤能之士,其清廉的声望更加显赫。接着“旌旗者番南下,百骑照涛波”两句,以壮观的景象比喻贤者的到来,如旗帜飘扬,百骑如波浪般涌动,形象地展示了贤者的影响力和行动力。
“帝念东南民瘼,一发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鹾”三句,表达了皇帝对东南地区民生疾苦的关注,亲自询问盐务情况,体现了君主的仁政与关怀。
“宾客故人喜,愁绪恐公多”两句,写出了朋友对贤者的离去感到欢喜的同时,也担心其未来的忧虑,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公此去,令公喜,法如何”则表达了对贤者离任后如何处理政务的期待与关注。
“金钱少府百万,挽入鲁阳戈”两句,以金钱比喻政务的复杂与繁重,同时暗示贤者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如同鲁阳戈一样,能够化解矛盾。
“公是登场鲍老,莫遣登场郭老,辩口尚悬河”三句,将贤者比作善于辩论的鲍老,希望他能像郭老那样,用言辞说服他人,维护正义。
最后,“猿鹤北山下,一任檄文过”两句,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寓意贤者虽远离,但其影响如同猿鹤在山林间自由飞翔,即使有檄文传过,也无法动摇其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水调歌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与期待,以及对国家治理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怜不相见,不见自情亲。
野水僧无影,斜阳树半身。
懒蜂偷柏蜜,饥雀啄窗尘。
吟就怀人杳,书成访驿频。
青山淡伫半帘雨,碧树婵娟一院阴。
醉舞狂歌前日事,微吟浅酌此时心。
菊花尽晚秋有味,枫叶尚彊霜著林。
万里故人关塞隔,宾鸿应有寄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