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雨失阴霾,天怜万灶蛙。
是虽犹暑润,亦自觉晴佳。
早见瓢翻海,今无漏透阶。
但能开晚景,粗足慰人怀。
山翠光浮玉,涂泥软衬鞋。
一帘花露影,醉眼为渠揩。
既雨失阴霾,天怜万灶蛙。
是虽犹暑润,亦自觉晴佳。
早见瓢翻海,今无漏透阶。
但能开晚景,粗足慰人怀。
山翠光浮玉,涂泥软衬鞋。
一帘花露影,醉眼为渠揩。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夏日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清新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的自然之美。
首先,“既雨失阴霾,天怜万灶蛙”,开篇即点明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仿佛天空对大地的关怀,洗净了尘埃,让万物得以呼吸。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天空以情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接着,“是虽犹暑润,亦自觉晴佳”,虽然天气依然炎热,但雨水的滋润使得空气更加宜人,让人感到愉悦。这种对比,突出了雨后气候的微妙变化,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敏锐的感受力。
“早见瓢翻海,今无漏透阶”,通过描述瓢中的水在雨后如海般翻腾,以及地面不再渗水,形象地展现了雨水的充沛与雨后的干燥,进一步强调了雨后的清新与变化。
“但能开晚景,粗足慰人怀”,诗人表达了对雨后晚景的喜爱,认为这足以抚慰人心,展现出雨后景象给人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心灵慰藉。
“山翠光浮玉,涂泥软衬鞋”,山色在雨后显得更加翠绿,仿佛玉石一般,而湿润的土地则让行走变得舒适,这些细节描绘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最后,“一帘花露影,醉眼为渠揩”,诗人以“醉眼”形容自己被雨后美景深深吸引,甚至有些迷醉,想要用手擦拭眼前的美景,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极度喜爱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澹云笼月微黄,柳丝浅色东风紧。
夜寒旧事,春期新恨,眉山碧远。
尘陌飘香,绣帘垂户,趁时妆面。
钿车催去急,珠囊袖冷,愁如海、情一线。
犹记初来吴苑。未清霜、飞惊双鬓。
嬉游是处,风光无际,舞葱歌茜。
陈迹征衫,老容华镜,欢悰都尽。
向残灯梦短,梅花晓角,为谁吟怨。
惨淡望京阙,慷慨梦天山。
引杯中夜看剑,壮气刷幽燕。
鼍鼓满天催曙,画角连云啸月,吹断戍瓶烟。
犀角赤兔马,虎帐绿熊毡。仗汉节,伸大义,伐可汗。
青冥更下斧钺,赤子要君安。
铁骑千群观猎,宫样十眉环座,礕礰听鸣弦。
莫厌兜鍪冷,归去又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