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翁山膊鬓飕飕,只向岩幽了白头。
欲共君家阿戎语,蝉联书笥吐难收。
诗翁山膊鬓飕飕,只向岩幽了白头。
欲共君家阿戎语,蝉联书笥吐难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翁的形象,他生活在山岩深处,两鬓斑白,岁月已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诗翁渴望与友人少白的儿子阿戎交流,但话语如蝉鸣般连绵不断,难以尽数,似乎他的思绪和知识都深藏在书笥之中,难以言尽。诗人通过这样的形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传承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而深厚的学识底蕴。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地枕江湖阔,秋来多郁蒸。
山城少见日,雾雨长冥冥。
今夕定何夕,月华风露清。
于此兴不浅,栏干聊复凭。
闻思大士真奇绝,俱妙形神侔玉雪。
譬如水月自清凉,能与世间除恼热。
自从證悟今几劫,定慧慈威初不灭。
解脱曾因无尽宣,圆通更假文殊说。
森然宝臂清净目,八万四千犹一吷。
依怗群生愿力坚,宴坐谛观尘世阅。
先生往时堕宪网,泽雉在樊鹰在绁。
默相虔诚赖觉慈,灼知情实蒙圣哲。
踰年海上得归来,冒险岂殊探虎穴。
精刚何翅金百鍊,忠荩端同水万折。
观音在处皆现前,不必图绘劳携挈。
此方教体在音闻,悟入此门良不拙。
更将妙语赞悲心,功德须知莫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