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庙貌枕江湄,不见当年鼓瑟时。
玉佩风摇云冉冉,翠帷烟湿草离离。
凄凉清泪留班竹,寂寞深林叫子规。
断简遗编杳难考,无人为立退之碑。
湘妃庙貌枕江湄,不见当年鼓瑟时。
玉佩风摇云冉冉,翠帷烟湿草离离。
凄凉清泪留班竹,寂寞深林叫子规。
断简遗编杳难考,无人为立退之碑。
这首诗描绘了黄陵庙的凄凉景象,通过湘妃庙的现状与历史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深的哀愁氛围。
首联“湘妃庙貌枕江湄,不见当年鼓瑟时”,开篇即点明庙宇的位置,位于江边,而“不见当年鼓瑟时”则暗示了庙中曾经的繁华与热闹,如今却只剩下空荡荡的庙宇,形成鲜明的对比。
颔联“玉佩风摇云冉冉,翠帷烟湿草离离”,进一步描绘庙宇周围的自然景色。玉佩随风摇曳,云雾缭绕,翠绿的帷幕被烟雾浸湿,青草茂盛,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渲染了庙宇的静谧与荒凉,也暗含了一种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凄凉清泪留班竹,寂寞深林叫子规”,将情感推向高潮。班竹上似乎留下了湘妃的清泪,深林中子规鸟的叫声更加衬托出环境的孤寂与凄凉,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和动人。
尾联“断简遗编杳难考,无人为立退之碑”,表达了对庙宇历史的追忆与遗憾。断简遗编难以考证其详尽的历史,无人为纪念先贤而立碑,流露出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陵庙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人生行乐,算一春欢赏,都来几日。
绿暗红稀春已去,赢得星星头白。
醉里狂歌,花前起舞,拚罚金杯百。
淋漓宫锦,忍辜妖艳姿色。
须信殿得韶光,祗愁花谢,又作经年别。
嫩紫娇红还解语,应为主人留客。
月落乌啼,酒阑烛暗,离绪伤吴越。
竹西歌吹,不堪老去重忆。
溪蛮昔负命,杀气淩南州。
城郭涨烟火,堂皇啸蜉蝣。
被发尽冠巾,吾人反缧囚。
行剽至杪忽,归载越山丘。
驱攘事虽定,收合信疮疣。
不有异泽沾,何令馀患瘳。
寒风在林鸣,君马不能留。
初佩太守章,慨然任人忧。
问俗灰烬馀,咄唶令心谋。
士材为世用,因难乃知尤。
烦苛一荡涤,幽远遍怀柔。
四封鸣鸡犬,五谷被原畴。
里闾多娱宴,歌鼓震溟陬。
明义每所希,古人不难侔。
日月有常运,志士无安辀。
山川自兹始,努力千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