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黏天暗春色,雨洗木棉红不得。
昂藏磊落嗟数奇,野寺门前伴丛棘。
青山笑人终日忙,三年未登聚龙冈。
玉帘低挂鹤飞去,更进邀瀑双溪旁。
白云黏天暗春色,雨洗木棉红不得。
昂藏磊落嗟数奇,野寺门前伴丛棘。
青山笑人终日忙,三年未登聚龙冈。
玉帘低挂鹤飞去,更进邀瀑双溪旁。
这首清代方浚颐的《晓行东郭外漫赋》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景象。首句“白云黏天暗春色”以云雾缭绕的天空渲染出春日朦胧的氛围,而“雨洗木棉红不得”则写出绵绵春雨未能使木棉花如常般鲜艳,透出一丝淡淡的遗憾和惋惜。
接下来,“昂藏磊落嗟数奇”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多舛的感慨,自己才情出众却遭遇不公,只能在“野寺门前伴丛棘”的环境中独自沉思。这里的“野寺”和“丛棘”象征着诗人身处的孤寂与困顿。
“青山笑人终日忙”一句,青山似乎在嘲笑忙碌的人们,暗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而“三年未登聚龙冈”则透露出诗人长久以来未能实现的心愿,聚龙冈可能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之地。
最后两句“玉帘低挂鹤飞去,更进邀瀑双溪旁”以景结情,写诗人独自漫步,看到玉帘般的瀑布挂在山崖,仿佛邀请他前往双溪边,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宁静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反思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体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无奈。
一白受春知。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
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
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
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
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
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
论思厌久,动莼鲈清兴,轻辞丹极。
佩玉腰金归故里,光照湖山秋色。
八座仪刑,九重尊宠,才大今词伯。
汉家豪俊,一时谁是勍敌。
三径旧日家声,华堂深稳处,频开瑶席。
春在壶中真自有,一境珠宫仙掖。
谭麈挥风,罚筹如猬,数因尊前客。
故应元放,举杯狂醉轻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