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受春知。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
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
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
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
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
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
一白受春知。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
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
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
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
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
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炎所作,题目为《尾犯》。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梅花的诗,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
开篇“一白受春知”写的是梅花在春天里独自绽放,它不与其他花朵争艳,而是到了老来才真正地展现出了它的美丽。接着“独爱老来,疏瘦偏宜”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所以独爱的原因,因为它在衰老中显得更加有特色。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古老的月亮在黄昏时分下照耀着松树和竹子,它们互相依偎。这里的意境给人以深远的感受。
“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则是对梅花枝头在水面上的倒映的描写。诗中使用了“晕藓”来形容树枝被苔藓所覆盖,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加深了梅花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写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梅花在冬天雪后的坚韧。这里“岁华凋谢”表达了时光易逝之意,而“雪后忽横枝”则强调了梅花的顽强生命力。
“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是在说尽管其他花朵纷纷开放,但请不要急于询问我为何迟缓地在北方开放。这里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
“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则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与怀念之情。在年迈之际,诗人感到自己已不再能够创作出好诗,但他依然是那个在西州行走的疲惫旅者,心中充满对西湖旧日美好的回忆。
“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则是在表达那种难以忘怀的情感,以及内心深处对于某个地方或某段经历无法释怀的心情。
综观全诗,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颂,更是诗人自身生命历程和精神状态的一种抒写。通过咏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年华易逝、时光难留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极具层次感,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