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当七夕,千里亦还家。
爱看穿针妇,欢陈乞巧花。
云含桥影细,星射水光斜。
儿女逢佳节,容妆分外华。
年年当七夕,千里亦还家。
爱看穿针妇,欢陈乞巧花。
云含桥影细,星射水光斜。
儿女逢佳节,容妆分外华。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诗人从端州归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中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和女性的美丽装扮。
首句“年年当七夕,千里亦还家”,点明了时间是七夕,地点是千里之外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对家庭的深深眷恋。接着,“爱看穿针妇,欢陈乞巧花”描绘了节日里妇女们穿针引线、祈求心灵手巧的习俗,以及陈设的乞巧花,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云含桥影细,星射水光斜”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渲染节日的夜晚,云彩中映照着细长的桥影,星星在水面投下斜斜的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意境。
最后,“儿女逢佳节,容妆分外华”则直接描绘了孩子们在佳节中的喜悦与打扮,他们的容妆格外华丽,体现了节日带给人们的快乐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七夕佳节中家庭团聚的温馨、女性的美丽以及自然景色的和谐,传达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节日的喜庆氛围。
忆昨携诗辱报诗,再来有约竟乖期。
不应置我毋庸友,何自令人极所思。
千里叶舟黄落后,一官斗粟倦游时。
访寻不见萧齐处,风雨何由话别离。
道学元无伪,标名徒尔劳。
孤忠天不管,一死世尤高。
未洗边庭血,先焚董腹膏。
乱离元有自,附壁为三号。
茅轩临水自谁开,况有荼醾玉作堆。
佳节愁孤一百五,可人共约两三杯。
轻雷淡雨林间过,落日清风座上催。
更喜经行远城市,不妨杖屦晚方回。
太华难攀十丈花,白莲零落远公家。
此中那得嘉名占,绿水绕除山四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