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摇幕。敧枕闻残角。
霜月可窗寒影,金猊冷、翠衾薄。旧恨无处著。
新愁还又作。夜夜单于声里,灯花共、泪珠落。
晓风摇幕。敧枕闻残角。
霜月可窗寒影,金猊冷、翠衾薄。旧恨无处著。
新愁还又作。夜夜单于声里,灯花共、泪珠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清晨的寂静画面,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晓风摇幕"中的“晓风”唤起了清晨微弱的凉风,而“摇幕”则是这种风吹拂着窗棂,带来的轻盈动静。接着,“敧枕闻残角”显示诗人半睡半醒之际,听到远处传来的一丝琴声,这“残角”可能来源于隔壁或远方的某个地方,是夜未眠者最后的吟唱。
"霜月可窗寒影"中,“霜月”指的是秋天的明月,而“可窗寒影”则是这月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室内,带来的清冷影子。这不仅描绘了外部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冷寂和孤独。"金猊冷、翠衾薄"一句,通过对寝具的描述——“金猊”可能是装饰在枕头上的金质动物饰品,而“翠衾”则是绿色或青绿色的被褥,形容其“冷”与“薄”,进一步强化了室内的清凉感和诗人的孤寂情怀。
"旧恨无处著。新愁还又作"表达了诗人心中积累的情绪,无处发泄,而新的忧虑又接踵而至,形成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心灵困境。"夜夜单于声里"中的“夜夜”强调了这种孤独感的持久性,而“单于声里”则是指诗人在安静的夜晚,只有声音陪伴着自己,这声音可能是外界的微响,也可能是内心的自语。
最后,“灯花共、泪珠落”一句,是对诗人情感的一个形象描绘。"灯花"可以理解为窗外飘动的落叶,或是夜晚灯光下闪烁的影子,而“泪珠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悲伤,泪水与灯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哀艳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象和室内氛围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情感状态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哀愁与无奈。
羊角脂,燕尾丝,上官掌粮如掌珠。三版字,半行朱。
十九天狗日,主簿捋髭须。堂上吏,屋下呼。
呼开门,避大姑。王米十八笠,笠笠连罗襦。
老妇三日不下厨,羹汤手办绩麻菇。
缝衣不得身上着,身脱县门心即乐。
朱火位南离,灵命蕴川渎。
极望见岛边,浩淼无崖屋。
山翠下添流,日光上回浴。
纵横起神异,须臾天地肃。
鱼鸟失飞沉,岱岳失瞻瞩。
日晚春云阴,江水寒且绿。
芳香去垢秽,衣带长跪束。
神在其左右,佑我东土族。
人物无屯邅,及时播百谷。
方春二三月,田女馈香粟。
桂树为君舟,木兰为君毂。
斿旂具旨酒,江汉遒百禄。
天子遣使臣,远道以文祝。
王其爱玉体,简命将斯复。
老生心皇皇,入庙巡碑读。
日暮松树鸦,点点引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