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美以吴纱见惠作此谢之》
《元美以吴纱见惠作此谢之》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施浣纱江水中,下机便入吴王宫。

忆昔红颜销白雪,凄然素手弄秋风。

新裁薜荔忽无色,更集芙蓉应未工。

知君赠我视缟带,愿言不忘披裘翁。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元美以吴纱见惠作此谢之》。诗中借用了西施的故事,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馈赠的感激之情。

首句“西施浣纱江水中”,以西施浣纱的典故开篇,引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下机便入吴王宫”描绘了西施从民间走向宫廷的过程,暗喻着美好的事物往往能跨越阶层界限,受到重视和欣赏。

“忆昔红颜销白雪,凄然素手弄秋风”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红颜与现在的白发,以及素手在秋风中的动作,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中人物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新裁薜荔忽无色,更集芙蓉应未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薜荔与芙蓉作为装饰品,原本应该色彩鲜艳、生机勃勃,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仿佛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或失去应有的价值。

最后,“知君赠我视缟带,愿言不忘披裘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并希望这份情谊如同洁白的丝带一样,永远铭记在心,如同披裘翁的教诲一般,成为人生路上的指引。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雅师求阁名既为作扁榜仍赋娱客杂句

妙景非声亦非色,非色岂应容粉饰。

东坡妙用遍虚空,大地山河等儿剧。

简斋有句添蛇足,雨抹晴妆要娱客。

黄妃塔边净相寺,破屋荆榛十年事。

雅师办得一片心,化出宝坊全体备。

杰阁巍巍尊大士,我欲名之无尽意。

更拈蛇足扁东偏,与师饷客为客地。

东坡仙去可无诗,客来了此一段奇。

未雨未晴烦举似,非鬼非仙竟是谁。

(0)

钦夫和六言再用韵

君诗与物俱妙,鄙夫那敢抗衡。

芭蕉辟君三舍,笋脯亦须改评。

(0)

闻德远与曾裘甫黎师侯会饮范周士所·其三

臞曾句法早知名,新筑诗坛五字城。

不要绨袍怜范叔,应将石鼎调弥明。

(0)

和仲钦题粉岩

一麾縻我欠追从,怅望千山紫翠重。

忽向邮筒得新句,知君正在碧莲峰。

(0)

再用韵·其一

雪中纸衾有奇趣,煖香夜作椒兰熏。

毗耶丈室本无病,天女为散花纷纭。

(0)

皇甫坦所居

石侧疑无路,峰回别有天。

神泉通玉海,帝画丽奎躔。

紫闼虽重到,青瑶却未镌。

直须香案吏,为写白云篇。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