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朱明变素商,萤穿户牖燕辞梁。
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
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
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
不觉朱明变素商,萤穿户牖燕辞梁。
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
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
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里难以入睡,心中充满了牢愁的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如月亮变换、萤火虫穿行于窗户之间以及燕子离去等,表达了自己的寂寞与孤独之情。五更时分,即夜晚最深沉的时候,依旧难以安眠。这不仅因为室内的寒冷,更重要的是心中的忧愁难以排解。
诗人提到“薄冷单衣未易当”,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物质上的匮乏。接着,“谁伴子綦同隐几”则表达了寻找知音的困难与孤独感,甚至连禅房中寻求心灵慰藉也变得不可能。
最后两句“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诗人通过对待死之物仍有留恋,以及自己在追求道德修养的路上不断自我磨砺,表达了对生命和精神追求的坚持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他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望。
人骑一马钝如蛙,行向城东小隐家。
道上风埃迷皂白,堂前水竹湛清华。
春归河曲定寒食,公到江南应削瓜。
樽酒光阴俱可惜,端须连夜发园花。
如花貌。当来便约,永结同心偕老。为妙年、俊格聪明,凌厉多方怜爱,何期养成心性近,元来都不相表。渐作分飞计料。
稍觉因情难供,恁殛恼。争克罢同欢笑。已是断弦尤续,覆水难收,常向人前诵谈,空遗时传音耗。漫悔懊。此事何时坏了。
舟中万里行,灯下一阳生。
不减在家好,都忘为旅情。
霜乾风愈劲,云淡月微明。
况有诗兼酒,樽前莫问更。
羞归应为负花期,已见成阴结子时。
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恨赖君诗。
玉台不见朝酣酒,金缕犹歌空折枝。
从此年年定相见,欲师老圃问樊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