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山泽间,细行每踌躇。
今兹荷天力,静寄田园居。
墙连友生家,竹映从弟庐。
流水周屋下,鸡鸣应遥墟。
閒访齐民术,精微在菑畬。
井臼时一操,习气通劳劬。
宾阶绿苔长,萧散礼数无。
去去久如兹,人代自相疏。
默哂桃源人,衣食烦百须。
彼居既不出,我往定焉如。
我经山泽间,细行每踌躇。
今兹荷天力,静寄田园居。
墙连友生家,竹映从弟庐。
流水周屋下,鸡鸣应遥墟。
閒访齐民术,精微在菑畬。
井臼时一操,习气通劳劬。
宾阶绿苔长,萧散礼数无。
去去久如兹,人代自相疏。
默哂桃源人,衣食烦百须。
彼居既不出,我往定焉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淳耀在山泽间的生活体验与心境转变。他从行走在自然之中,内心充满犹豫与思考的状态,转变为在田园中静心居住,与邻居、亲友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
首句“我经山泽间,细行每踌躇”,诗人描述自己在山林湖泊之间行走,每一步都显得犹豫不决,透露出内心的彷徨与思考。接着,“今兹荷天力,静寄田园居”表明诗人经过一番努力与思考后,选择了一种更为平静、安逸的田园生活。
“墙连友生家,竹映从弟庐”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和谐氛围,与邻居、亲友的紧密联系,以及自然环境的美丽。“流水周屋下,鸡鸣应遥墟”进一步渲染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生机,流水环绕,鸡鸣声声,仿佛与远处的村落相呼应。
“閒访齐民术,精微在菑畬”表达了诗人对农耕技艺的探索与追求,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奥的道理。“井臼时一操,习气通劳劬”则体现了诗人参与日常劳作,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宾阶绿苔长,萧散礼数无”描绘了诗人与宾客交往的轻松自在,没有繁文缛节,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淳朴与和谐。“去去久如兹,人代自相疏”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的感慨。
最后,“默哂桃源人,衣食烦百须。彼居既不出,我往定焉如”诗人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为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思了现实生活中衣食之忧与人情的疏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从外界纷扰到内心平静,再到回归自然、寻求和谐生活的转变过程,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状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