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雁门谒闵中丞》
《初至雁门谒闵中丞》全文
明 / 杨巍   形式: 古风

余本鲁诸生,未习戎马事。

前年释裋褐,万里向边地。

秋风起雁门,羽书日三至。

中丞燕赵豪,临敌有暇思。

幕中集群画,辕门列虎士。

亦欲效区区,坐使疆埸治。

但求干戈戢,勋名非所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明朝官员杨巍初次到雁门关拜见闵中丞的情景,展现了其对边防事务的深切关注与责任感。

诗的开篇“余本鲁诸生,未习戎马事”,点明了诗人原本是山东的一名读书人,未曾涉猎过军事领域的事物,为后文其投身边防工作做了铺垫。接着,“前年释裋褐,万里向边地”描述了诗人前年脱下学生装束,远赴万里之外的边疆地区,体现了他勇于承担国家重任的决心。

“秋风起雁门,羽书日三至”描绘了边关的紧张局势,秋风起时,雁门关外战事频繁,每日都有三次紧急军报传来,渲染出边防的严峻形势。接下来,“中丞燕赵豪,临敌有暇思”赞扬了闵中丞作为燕赵豪杰,面对敌人时不仅英勇无畏,还能在紧张的战斗间隙思考策略,展现出他的智勇双全。

“幕中集群画,辕门列虎士”描绘了闵中丞的办公环境和周围将士的阵容,幕府中聚集着众多谋士,辕门外排列着英勇的士兵,营造出一种团结协作、备战待敌的氛围。“亦欲效区区,坐使疆埸治”表达了诗人希望效仿闵中丞,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边疆得以安定治理的愿望。

最后,“但求干戈戢,勋名非所志”表明了诗人真正的追求并非个人的功名,而是渴望天下太平,干戈不再,表达了他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深深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守卫者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杨巍
朝代:明

(约1514—约1605)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猜你喜欢

金陵怀古二首·其二

控带洪流古帝城,欲寻旧事半榛荆。

六朝山色青终在,千古江声恨未平。

设险邱陵荒蔓草,压村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无人问,独立东风一怆情。

(0)

弱弱谁氏子

弱弱谁氏子,鲜鲜一何姝。

来奔富人家,妻与富人俱。

严妆问夫子,我岂彼室如。

夫子笑遣之,彼宁与汝都。

升堂由阼阶,德色溢以舒。

亲宾不敢笑,退语相嚱吁。

高堂聚群婢,唯诺相咨睢。

家事忽不图,顾指取自如。

朝令拆柱薪,暮遣藩篱除。

风雨半夜来,百衅生不虞。

屋压盗随至,夫死别嫁夫。

东邻有淑子,惟不事铅朱。

端居待人求,正色不敷腴。

清镜见白发,行媒不顾闾。

不知爱妻人,取舍何异欤。

(0)

雪晴三首·其一

雪压千山净,云披万里晴。

木冰争霁色,檐雨碎寒声。

静映吟窗冷,轻浮茗碗清。

最宜今夜月,来借短檠明。

(0)

坤成节

穆穆真人第几天,九龙扶辇下非烟。

定知蟾彩腾光夜,聊待蟠桃得熟年。

国步无疆金柱健,官声有道兔罝贤。

大邦欲效封人请,珍重祇园妙相仙。

(0)

百丈漈

断崖日夕自撞舂,未近先看气象雄。

万壑不停雷隐隐,一川长觉雨濛濛。

(0)

花田

千年玉骨掩尘沙,空有馀妍剩此花。

何似原头美人草,樽前犹作舞腰斜。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