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才教称两旬。
俗眼暂惊相见日,疑心未测几时人。
闲推甲子经何代,笑说浮生老此身。
残药傥能沾朽质,愿将霄汉永为邻。
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才教称两旬。
俗眼暂惊相见日,疑心未测几时人。
闲推甲子经何代,笑说浮生老此身。
残药傥能沾朽质,愿将霄汉永为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宗闵所作,名为《赠毛仙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友情长存的美好祝愿。
“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才教称两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似乎看不出他有年轻之态,身体状况如同二十岁一般,这里的“两旬”指的是二十岁,是中国古代常用来形容青年时期的词汇。
“俗眼暂惊相见日,疑心未测几时人。”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世间凡人的看法,他们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震惊,但又难以衡量自己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春秋,这里的“俗眼”指的是普通人的视角,“相见日”则是指朋友之间偶尔的相聚。
“闲推甲子经何代,笑说浮生老此身。”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甲子”是一种计年法,每六十年为一周期,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长久。诗人通过“闲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和朋友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
“残药傥能沾朽质,愿将霄汉永为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残药”比喻着即将消逝的生命,“沾朽质”则是希望即使在生命结束后,也能与朋友保持某种形式上的联系。而“霄汉”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诗人希望自己和友人即使身处天涯海角,也能够永远保持邻近的关系。
整首诗充满了对青春、时间流逝以及深厚友情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世俗羁绊,追求精神层面相聚的愿望。
飞尽桃花片。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
芍药牡丹开未遍。不道韶华如电。
无心向、小庭幽院。
秉烛夜游虽不倦,奈一番、风雨花容变。
春去也,无人见。何处莺莺啼不断。
探后园、红稀翠减,青稠绿满。蝶在花间犹死恋。
早有行人摇扇。故自要、与春为饯。
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
柳深处,有双燕。
富池大信江千里,三日醉卧烟蓬底。
晓来推蓬登断岸,因忆牧之呼屐齿。
九华隆隆闸天脊,微云低度差参是。
百唤牧之如不闻,剥脱尘痕见文字。
今年十月天未霜,木叶留露光嶷嶷。
兴亡风流不可论,苍松怪石还如此。
我今与子陟层巅,酌酒赋诗云乐只。
后来谁复是牧之,斜阳归路芙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