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周侍郎二首·其二》
《挽周侍郎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忆昔趋丹阙,看公上玉除。

民饥深献纳,主圣极欷歔。

解手寒江阔,惊心夜壑虚。

朅来空老泪,无地别輀车。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挽周侍郎二首(其二)》,通过“挽”字表达了对已故周侍郎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描绘了诗人回忆与周侍郎共事时的情景,以及对周侍郎离世后的感慨。

首句“忆昔趋丹阙”,追忆往昔与周侍郎一同前往朝廷的情景,丹阙象征着朝廷的庄严与神圣。接着“看公上玉除”,描述了周侍郎步入朝廷的情景,玉除代表了朝廷的尊贵与崇高。

“民饥深献纳,主圣极欷歔。”这两句表达了周侍郎在任期间,为百姓疾苦而献策献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与忧虑。献纳意指进谏或献策,欷歔则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深深忧虑。

“解手寒江阔,惊心夜壑虚。”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寒江阔与夜壑虚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周侍郎离世后留下的空虚与哀伤。解手意为离别,这里指周侍郎的离去,而阔与虚则分别形容江面的辽阔和山谷的空寂,形象地表现了周侍郎离世后留下的巨大空缺。

最后,“朅来空老泪,无地别輀车。”“朅来”表示突然而来,这里指周侍郎的离世让诗人感到突然且悲痛。“老泪”表达了诗人年迈时对周侍郎离世的悲伤之情,“无地别輀车”则说明在周侍郎离世后,诗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为他送行,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周侍郎离世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人民、对君主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闻杜鹃

众禽栖息不闻声,独向三更月里鸣。

终日劝归归未肯,故教枕上听分明。

(0)

夜坐

霜蟾照户鼓三更,独坐蒲团一盏灯。

名利此时都踏破,分明一个在家僧。

(0)

送钤辖馆使王公

归骑翩翩去路赊,郁葱佳气望天涯。

艰危剑阁三千里,惠爱刀州十万家。

龙尾道边瞻日彩,鹿头关外别春华。

金明扈从宸游处,休忆连年泛浣花。

(0)

沁园春.别陈总帅

玉局仙人,轻帆万里,送入三吴。

怪一舟如叶,元无浊物,依然姑射,满载冰壶。

昔日文君,千言成诵,不识如今记得无。

新来也,喜都将分付,一颗骊珠。向来田赋蠲输。

散多少、春风巴与渝。

算公家粗了,莼鲈而已,何妨西子,白发江湖。

印铸黄金,时来须佩,毕竟人生万卷书。

离情处,正秦淮岁晚,雪意模糊。

(0)

书富阳普照院·其一

境胜由盘古,闻名自谪仙。

一从江国后,又到老坡年。

山顶烟仍紫,楼头月故圆。

继今知几劫,风物更依然。

(0)

昭明太子宫

千章乔木烟苍苍,一帙遗文字字香。

梁鼎西沉何处问,至今戟手看兴亡。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