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寥廓景凄凄,衰草荒村望欲迷。
黄菊閒开篱落外,白鸥静立板桥西。
浣衣日暮砧犹急,防堠烟销垒渐低。
最是离人萧瑟听,昏鸦头白不禁啼。
秋阴寥廓景凄凄,衰草荒村望欲迷。
黄菊閒开篱落外,白鸥静立板桥西。
浣衣日暮砧犹急,防堠烟销垒渐低。
最是离人萧瑟听,昏鸦头白不禁啼。
这首清代宗桂的《秋阴》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诗人以寥廓的秋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迷离的氛围。首句“秋阴寥廓景凄凄”,通过“秋阴”和“寥廓”两个词,传达出天色阴沉、空间广阔的景象,给人以冷寂之感。
接着,“衰草荒村望欲迷”,衰败的草丛和荒芜的村庄在视野中交织,让人感到迷茫,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诗人观察到黄菊在篱笆之外静静地开放,这是一抹亮色,但又与周围的凄凉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寂寥。
“白鸥静立板桥西”进一步描绘了静态的自然元素,白鸥的静立更显出环境的宁静,然而这种宁静背后隐藏着诗人对离别的敏感和哀愁。黄昏时分,洗衣声从远处传来,伴着砧声急促,增添了时光流逝的紧迫感,“防堠烟销垒渐低”则暗示了边关烽火已息,但诗人的心境并未因此轻松。
最后,诗人以“最是离人萧瑟听,昏鸦头白不禁啼”作结,直抒胸臆。离别的人听到这些声音,心中更加萧瑟,看到乌鸦因白头而啼叫,不禁触动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哀伤。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阴季节的凄凉景色和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
往岁红尘里,常时梦岩穴。
今夜青山中,忽尔梦京阙。
人生无定止,出处心自知。
起坐耿不寐,山雨鸣空墀。
永怀千载人,小范不可作。
岂无天下忧,敢慕一身乐。
行年将四十,于世宁有闻。
终当谢君宠,归卧南山云。
七十存斋叟,尚书一令孙。
天开新寿域,人羡旧清门。
荫子传家学,封君荷主恩。
一阳初复候,佳气满芳尊。
西江多逸老,季子独超群。
仙授还丹诀,家藏说玉文。
逢辰题甲子,阅世等烟云。
想和长生曲,因风一寄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