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南康,一代伟人,肥水东流,战士能言谢开府;
临淮平西,中兴名将,朝廷北伐,知兵谁继李营州。
庐陵南康,一代伟人,肥水东流,战士能言谢开府;
临淮平西,中兴名将,朝廷北伐,知兵谁继李营州。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地点相联系,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上联“庐陵南康,一代伟人,肥水东流,战士能言谢开府”中,“庐陵南康”点明了谢安的籍贯和官职所在之地,谢安作为东晋时期的名臣,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智慧闻名。“肥水东流”则暗喻了谢安在淝水之战中的辉煌战绩,这场战役是其军事生涯的巅峰,也是东晋抵御北方强敌的重要胜利。而“战士能言谢开府”则是对谢安军事才能的高度赞扬,意指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将领,更是一位善于指挥和激励士兵的领袖。
下联“临淮平西,中兴名将,朝廷北伐,知兵谁继李营州”中,“临淮平西”同样指向了一位历史上的名将,李光弼,他在唐朝时期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尤其是平定安史之乱,功勋卓著。“中兴名将”是对李光弼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赞誉。“朝廷北伐”则暗示了李光弼参与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对抗北方的威胁,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知兵谁继李营州”则表达了对后继无人、无法继承李光弼军事才能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李光弼军事才能的极高评价。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功绩与影响,既是对他们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对英雄时代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国家和平与安全的深切关注。
抖擞嚣尘上翠微,旁溪寺上坐题诗。
忽闻啼鸟不知处,细看好山无厌时。
风扫云烟开远景,人携香火谒丛祠。
客来千里登临意,说与时人未必知。
挥策度绝壑,撑空见楼台。
丹崖几千仞,中有佛寺开。
老僧如远公,应门走蒿莱。
下马问所适,褰衣指崔嵬。
飞阑倚石磴,旷荡无纤埃。
坐久意颇惬,爽气生樽罍。
仙棺是何人,蜕骨藏莓苔。
举酒一酌之,慨然兴我怀。
丹砂固未就,白鹤何时来。
不如生前乐,长啸且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