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
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房补缺遗。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
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房补缺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但仍沉醉于读书之中的情景。"岁月蹉跎发已丝",通过白发的增多,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埋头自笑有书痴",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流露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书籍的痴迷,这种痴迷甚至带有一种自我解嘲的意味。
后两句"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房补缺遗",诗人希望老朋友能理解他的这份清雅爱好,如果有机会,他愿意回到宁静的山居生活,继续研读填补遗漏的知识。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透露出他对学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对学问的坚守,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亲友留连,都尽道、归程息逼。
还可虑、干戈摇荡,路途难厄。
万事岂容忙里做,一安惟自闲中得。
便相将、妻子抱琴书,青山侧。行与止,吾能识。
成与败,谁能测。但粝餐糊口,小窗容膝。
桑梓安排投老地,诗书准备传家策。
使苏张重起论纵横,心难易。
前年常见云西画,今年始识云西翁。
文章惊世世所重,笔力到老老更工。
流水涓涓石凿凿,一啸长才风雨作。
岂云笔底有江山,自是胸中蕴丘壑。
昨日亭东白云起,怅望吴松满江水。
安得先生乘兴来,写我江南雪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