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缯张筲箕,斜插海棠杏,灶前舁来灶下请。
小妇荐清茶,中妇陈白饼,大妇拜致辞,烛花弄鬟影。
种粳种秫须多收,养蚕新丝十倍抽。
不愿生儿近王侯,但愿蕃息滋羊牛。
小姑灵感识人意,髹箸重重书作字。
筲箕频动小姑回,瓦炉香烬柏子灰。
稚男收拾枣栗去,门前箫鼓喧春雷。
红缯张筲箕,斜插海棠杏,灶前舁来灶下请。
小妇荐清茶,中妇陈白饼,大妇拜致辞,烛花弄鬟影。
种粳种秫须多收,养蚕新丝十倍抽。
不愿生儿近王侯,但愿蕃息滋羊牛。
小姑灵感识人意,髹箸重重书作字。
筲箕频动小姑回,瓦炉香烬柏子灰。
稚男收拾枣栗去,门前箫鼓喧春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温馨的家庭氛围。诗中的“红缯张筲箕”、“斜插海棠杏”等细节描绘,展现了家庭成员在准备祭祀活动时的忙碌与和谐。通过“小妇荐清茶”、“中妇陈白饼”、“大妇拜致辞”的描述,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相互尊重。
“种粳种秫须多收,养蚕新丝十倍抽”两句,既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也暗示了家庭经济的稳定与富足。而“不愿生儿近王侯,但愿蕃息滋羊牛”则流露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理想,追求的是家庭的和谐与安宁,而非外在的权势与财富。
“小姑灵感识人意,髹箸重重书作字”展示了家庭中年轻一辈的智慧与创造力,她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与愿望。最后,“筲箕频动小姑回,瓦炉香烬柏子灰”以及“稚男收拾枣栗去,门前箫鼓喧春雷”,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出祭祀活动的结束,以及家庭成员间轻松愉快的互动,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温暖与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代普通家庭的日常风貌,以及其中蕴含的亲情、和谐与满足感,是一幅生动的家庭生活画卷。
西郭问幽栖,下重帘、懒看斜阳帆影。
老屋复来还,萋萋碧、亲扫閒庭芜径。
疏枝瘦蕊,笔端春信先春迎。
频岁长须,催近局梵宇,鼠姑方盛。
无端如斗江城,被狼烟猛扰,吟情酒兴。
何忍海桑看,嗟行遁、无那荒村孤艇。
忧生念乱,兰成哀入维摩病。
春到先生去也,怆画稿诗囊空剩。
大梁城郭春风里,周览凄然匹马。
索虏冲残,真王久寂,难觅英雄偏霸。故宫兰若。
剩此座龙拿,冷居尊者。
曾擅风流,樊楼嬴得酒帘挂。中州黍离旧也。
奈燕云北望,老泪盈把。
銮辂苍皇,黼居杭隉,节次哀伤孤寡。毒痡新野。
恨剸莽千刀,神灵莫假。话到沧桑,正离骚读罢。
蜺后哀蝉,珍重瓣香,词老亲敕。
高情无著庵中,梦冷閒鸥成忆。
药炉禅榻,几人夜半传衣,踏天直割蟾蜍月。
彩笔素心违,想吟边头白。休说。
薰香红袖,谏草青蒲,旧家遗直。
翻谱新声,流怨云腴能识。
劝君携取,萧条异代吾师,晴窗长伴研朱滴。
泼墨霅川图,满空江烟阔。
影横窗,苔鬟翠羽,声声唤春晓。倦蜂频到。
怜片蜡红簪,还弄疏照。
碎钿满地虬枝古,罗浮仙梦老。
惹暮雪、沾香茸袖,黄昏飘冻草。
东风岭头恨开迟,孤蓬路、老鹤天寒霜缟。
帘底月,依然见、翠眉痕小。
年时访、野桥细雨,空怅望、天涯春去了。
怕起舞、一声飞玉,凭阑人又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