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横窗,苔鬟翠羽,声声唤春晓。倦蜂频到。
怜片蜡红簪,还弄疏照。
碎钿满地虬枝古,罗浮仙梦老。
惹暮雪、沾香茸袖,黄昏飘冻草。
东风岭头恨开迟,孤蓬路、老鹤天寒霜缟。
帘底月,依然见、翠眉痕小。
年时访、野桥细雨,空怅望、天涯春去了。
怕起舞、一声飞玉,凭阑人又杳。
影横窗,苔鬟翠羽,声声唤春晓。倦蜂频到。
怜片蜡红簪,还弄疏照。
碎钿满地虬枝古,罗浮仙梦老。
惹暮雪、沾香茸袖,黄昏飘冻草。
东风岭头恨开迟,孤蓬路、老鹤天寒霜缟。
帘底月,依然见、翠眉痕小。
年时访、野桥细雨,空怅望、天涯春去了。
怕起舞、一声飞玉,凭阑人又杳。
此词描绘了一幅深冬探梅的凄美画卷。开篇以“影横窗,苔鬟翠羽”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仿佛是梅影在窗前轻轻摇曳,与苔藓相映成趣,生机盎然。接着,“声声唤春晓”一句,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结合,仿佛是梅花在呼唤着春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希望的氛围。
“倦蜂频到,怜片蜡红簪,还弄疏照”,通过蜜蜂的频繁光顾,以及对梅花瓣的怜爱,进一步展现了梅花的娇艳与独特魅力。梅花虽小,却能吸引蜜蜂前来,这不仅体现了梅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内在的吸引力。
“碎钿满地虬枝古,罗浮仙梦老”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梅花与古树、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境)联系起来,赋予了梅花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沧桑。
“惹暮雪、沾香茸袖,黄昏飘冻草”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绽放的景象,雪花与梅花相互映衬,既增添了美感,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黄昏时分,梅花的香气飘散,与冻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东风岭头恨开迟,孤蓬路、老鹤天寒霜缟”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对梅花迟开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借用了孤蓬、老鹤的形象,寓意着生命的孤独与坚韧。
“帘底月,依然见、翠眉痕小”一句,将月光下的梅花与女子的眉眼相联系,既增加了情感的深度,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年时访、野桥细雨,空怅望、天涯春去了。怕起舞、一声飞玉,凭阑人又杳”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通过“访野桥细雨”、“春去了”、“飞玉”、“阑人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探梅图景,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也蕴含了对生命、时光、美好事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