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经行旧战场,却来祠下谒堂堂。
偷生诸将今何在,万古英灵独耿光。
两日经行旧战场,却来祠下谒堂堂。
偷生诸将今何在,万古英灵独耿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对旧战场的回忆与对祠堂的拜谒,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感慨。首句“两日经行旧战场”,简练地勾勒出诗人踏访古战场的情景,暗示了战场的久远与历史的沧桑。接着,“却来祠下谒堂堂”一句,转而描述诗人前往祠堂祭拜的情景,一个“堂堂”二字,不仅描绘了祠堂的庄严,也暗含了对被祭之人的崇高评价。
“偷生诸将今何在”一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那些在战场上生存下来的将领们的疑问,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中真正英雄人物的怀念。这里的“偷生”一词,既是对那些在战争中苟且偷安的将领的讽刺,也是对真正英勇牺牲者的敬仰。
最后一句“万古英灵独耿光”,则将主题升华,强调了英雄精神的永恒与光辉。这里的“英灵”指的是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如同星辰般照亮历史的长河,永不磨灭。“独耿光”三字,既是对英雄个体的赞美,也是对英雄精神普遍价值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回顾和对英雄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主义的崇高敬意,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青青门外竹,练练涧中流。
水竹自相激,天壤无炎洲。
我友有高韵,来为扶策游。
氛埃飞不到,轩窗寸寸秋。
高文穿天心,细字编蝇头。
气豪欲骑月,志锐定焚舟。
我来初过雨,衣衫空翠浮。
平生百斛尘,一洗空不留。
归来短檠下,清风入梦幽。
不知白莲社,肯容灵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