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月夜》
《立秋月夜》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已放新凉入簟纹,更驱馀溽避炉薰。

穿云竹月时时见,咽露莎蛩院院闻。

稍喜雪山无斥堠,但虞烟驿有移文。

行藏且付蘧蘧梦,明发还亲雁鹜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月夜的清凉与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转换时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

首联“已放新凉入簟纹,更驱馀溽避炉薰”中,“新凉”与“馀溽”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清爽宜人的秋风,后者则是夏季湿热的余韵。诗人通过“放”与“驱”的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温度变化,以及人们调整生活习惯以适应季节变换的过程。

颔联“穿云竹月时时见,咽露莎蛩院院闻”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美丽。竹影穿云,月光洒落,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画面;露珠滴落在草丛中,虫鸣声在庭院间回响,这些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颈联“稍喜雪山无斥堠,但虞烟驿有移文”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忧虑与期待。雪山象征着遥远而未知的地方,诗人虽感欣喜于无战事,但也担心远方的消息可能带来的变故。这种情感既体现了对和平的渴望,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尾联“行藏且付蘧蘧梦,明发还亲雁鹜群”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日常生活的向往。在梦境中,他或许会寻找答案或逃避现实,但第二天醒来,他还是要回到平凡的生活之中,与周围的人们一同生活。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群体生活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立秋月夜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居家学道

居家学道。
两事不成担阁了。
欲要修真。
不染浮华半点尘。
虚心实腹。
只此登仙真轨则。
功满朝元。
金阙寥阳化羽仙。

(0)

减字木兰花·淫声美色

淫声美色。
底死谩生难弃舍。
艳态娇妻。
儿女恩情总送伊。
除情去欲。
惜气存神如珠玉。
一点精金。
失了难为复再寻。

(0)

点绛唇·秀色氤氲

秀色氤氲,郁郁缭空廓。
光飞烁。
梦适吞珠,一点胎星落。
谪降人间,愧恨当初错。
情消索。
诱引门生,共赴青都约。

(0)

诉衷情·众生薄福乐真闻

众生薄福乐真闻。
精进谨持功。
修斋坐禅礼念,终久落顽空。
真实相,有无中。
好家风。
玄元宗祖,太始门开,体照圆通。

(0)

诉衷情·太虚寥廓杳无涯

太虚寥廓杳无涯。
元*混中华。
回眸斡旋鼎鼐,玉液泛金砂。
辉神彩,迸光霞。
晃琼葩。
云收波渺,海净天空,广漠之家。

(0)

声声慢·韶光迅速

韶光迅速,似蚁循环。
往复不断相连。
过了一岁,不觉又早一年。
忽然无常限到,向前程、着是推延。
修行事,道他人有分,自己无缘。
若也回头省悟,弃功名富贵,物外然。
保养元精,玉炉片雪烹煎。
恍惚乾坤莹彻,灿玲珑、日耀辉鲜。
三光秀,混一灵真性,送上瑶天。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