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户无尘杂,轩楹净埽除。
炉烟消晚坐,帘日照晨梳。
清逸吟边兴,骞腾醉里书。
时看问奇者,来觅子云居。
庭户无尘杂,轩楹净埽除。
炉烟消晚坐,帘日照晨梳。
清逸吟边兴,骞腾醉里书。
时看问奇者,来觅子云居。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行的《次韵沈学庵閒居杂兴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文人闲居图景。首句“庭户无尘杂”,展现出居住环境的整洁与清静,没有世俗的纷扰;“轩楹净埽除”进一步强调了室内的清爽,轩窗内外都经过精心打扫。接下来,“炉烟消晚坐”描绘了傍晚时分,炉火袅袅,诗人独自静静地坐着,享受这份宁静;“帘日照晨梳”则转到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照亮了诗人晨起梳妆的场景。
“清逸吟边兴”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创作的兴致,心境清逸,灵感泉涌;“骞腾醉里书”则流露出诗人或许在微醺中提笔疾书,豪情满怀。最后两句“时看问奇者,来觅子云居”,暗示诗人寓居之处常有志同道合之士来访,他们对诗人的学问和居所充满好奇,如同汉代学者扬雄(字子云)的居所一般,引人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恬淡与高雅,以及与友人交流的学术氛围,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趣。
不畏江南百万兵,祇畏江南陈化成。
将军爱兵如爱子,八百背嵬拌一死。
比年粤海与浙东,强敌寇边且内讧。
赖有将军振威武,江南按堵无所苦。
长溪一战虏气豪,将军久置靴中刀。
海氛渐逼吴淞镇,犹畏将军不敢进。
将军一呼健卒兴,騞然万炮交飞腾。
海上游魂鱼在釜,军溃城中忽无主。
将军孤注无所依,马革裹尸血满衣。
愚民尚倚将军力,夜半喧传公破敌。
摇摇箕尾烂有光,可怜亦在南斗旁。
北风彻骨大地寒,同云四布天漫漫。
武人东征马不进,狐裘貂帽相盘桓。
玉龙衙衙六花舞,未到天明盈尺五。
牙旗半卷冻不翻,白战无声寂桴鼓。
明州城头冻雀飞,姑苏台上乌夜啼。
吴姬沈醉尚歌舞,健儿执戟寒且饥。
斯时龙公战未息,海水掀作琉璃碧。
毒雾遥连鳖子亹,明珠照彻鲛人宅。
羊羔美酒花冥冥,春风早入沧浪亭。
谁何献策毋乱行,吁嗟李愬方治兵。
昔年秋雨邀投宿,今年春风馈食肉。
如许交情久勿衰,世情何故日翻覆。
畅行西学搅中原,今古划然成两局。
推求至理甚平常,天运从来鲜重复。
不论世情论交情,四十年前曾共读。
河梁分手几星霜,一幅新图天上落。
披图省识图中人,犹是书生真面目。
官冷如冰身不羁,梦回未许黄粱熟。
溪头杨柳渡头船,呼到小奚供汤沐。
天宽地阔任啸歌,世外徜徉消清福。
一棹归来带有春,想是毗陵春扇足。
六籍胡为轻废置,平地骇闻风波恶。
勿弃旧时老弟兄,携余中遁愚公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