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沧浪意,扁舟汗漫游。
云归林屋晚,木落洞庭秋。
此地真堪老,中原卒未休。
可知侯万户,不似橘千头。
倦客沧浪意,扁舟汗漫游。
云归林屋晚,木落洞庭秋。
此地真堪老,中原卒未休。
可知侯万户,不似橘千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疲惫的旅人,他的心境如同沧浪之水般淡泊,乘着一叶扁舟在广阔的江河中漫游。傍晚时分,云彩归巢于山林之中,伴随着秋意渐浓,洞庭湖畔的树木开始落叶,展现出一幅宁静而萧瑟的画面。
诗人感叹此地的宁静和适宜养老,然而内心深处,他仍牵挂中原的战乱局势,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他以侯万户(可能指高官)与橘千头(象征平凡百姓)的对比,暗示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认为即使身为高位者,也不及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
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閒步。
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
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
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
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
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
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
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
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
呼僮扶步归,要折花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