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扇与李庭清·其二》
《题扇与李庭清·其二》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芦花杳杳送风凉,云谷深深引兴长。

九十六峰留我住,忘归不记是他乡。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以芦花、风、云谷和山峰为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芦花杳杳送风凉”,芦花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带来阵阵清凉,不仅触觉上的凉意,也暗示着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这里的“杳杳”二字,既形容了芦花的稀疏,也渲染了一种深远、辽阔的氛围。

次句“云谷深深引兴长”,云雾缭绕的山谷深邃而神秘,激发了诗人无尽的兴致与遐想。云谷的“深深”不仅指空间上的深度,也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探索与追求。

第三句“九十六峰留我住”,诗人被这连绵不绝的九十六座山峰所吸引,仿佛它们有着某种魔力,让诗人不愿离去。这里的“留”字,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停留,更是精神上的依恋与归属感。

最后一句“忘归不记是他乡”,表达了诗人完全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忘记了自己身处何方。这种状态,是心灵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极致体现,也是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余自戊申春得疾止酒十年戊午秋开戒小饮二首·其二

自是病躯孱,元非饮量悭。

灾星俄引去,美禄稍支还。

兀兀醺酣后,蘧蘧解脱间。

祖云谁缚汝,妙语颇相关。

(0)

老欢

功名幻妄炊粱枕,岁月奔忙下坂轮。

昔作时来木居士,今为暑退竹夫人。

白襦裙稳于归衮,黄独苗甘似食珍。

老汉秃残惟齿发,不妨句子尚尖新。

(0)

小雪后二日二首·其一

吾评世间病,至惨莫如盲。

亲友不觌面,子孙惟认声。

根存神不死,食既魄难生。

赖有鬳斋老,书来吊失明。

(0)

又和喜雨四首·其三

催花小雨饯馀寒,衰病今朝始出山。

移北阜文从汝笑,非西畴事勿予关。

预知帝耜开耕籍,初洒天瓢遍域寰。

便起笔床茶灶兴,钓舟久矣阁前湾。

(0)

乙卯元日

免赴早朝参扈从,径寻初服返樵渔。

前街鹤料权停阁,旧谴鸡竿已赦除。

手板抽还大丞相,颠毛秃尽老中书。

暮年相伴惟穷鬼,虚左迎渠莫送渠。

(0)

榕台二绝·其二

囊无金累贫如故,镜有丝生老柰何。

一事尚堪誇北客,来时诗少去时多。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