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赴早朝参扈从,径寻初服返樵渔。
前街鹤料权停阁,旧谴鸡竿已赦除。
手板抽还大丞相,颠毛秃尽老中书。
暮年相伴惟穷鬼,虚左迎渠莫送渠。
免赴早朝参扈从,径寻初服返樵渔。
前街鹤料权停阁,旧谴鸡竿已赦除。
手板抽还大丞相,颠毛秃尽老中书。
暮年相伴惟穷鬼,虚左迎渠莫送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退休后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
“免赴早朝参扈从”一句,表明诗人已经不再需要早起参加朝堂之上的繁忙政事,“径寻初服返樵渔”则是说他选择了归隐田园,过起了平静的生活。这里的“初服”指的是退休后的简单衣着,而“樵渔”象征着一种与自然亲近、远离尘嚣的生活。
接下来的“前街鹤料权停阁,旧谴鸡竿已赦除”两句,通过对街道上鹤的栖息和鸡鸣声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执法严苛、现在得以安享晚年的感慨。鹤在古代往往象征着清高与独立,而“旧谴”则暗示了对过往严苛执法态度的反思。
“手板抽还大丞相,颠毛秃尽老中书”两句,通过对官印和头发的描写,强调了时间流逝与年龄增长的无情。诗人曾经握有的权力象征,如今已不复存在,而“颠毛秃尽”则是对衰老体验的直白表现。
最后,“暮年相伴惟穷鬼,虚左迎渠莫送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孤独和无助感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穷鬼”并非贬义词,而是用来形容那些如同自己一般孤独与贫穷的老人,“虚左迎渠莫送渠”则表现出一种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好像即将到来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终结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