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
慈母在堂年八十,孤儿为客路三千。
心依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照边。
处处朱门花柳巷,不知归日是何年。
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
慈母在堂年八十,孤儿为客路三千。
心依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照边。
处处朱门花柳巷,不知归日是何年。
这首诗《被获叹怀》由明代诗人答里麻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家国、亲情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首联“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诗人以游历京城之眼,观察广阔中原大地,品尝自然之味,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含着对人生百态的体悟。青松象征坚韧不拔,冷泉则寓意清冷孤寂,两者结合,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颔联“慈母在堂年八十,孤儿为客路三千”,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牵挂与忧虑。八十岁的老母仍在家中,而自己却远在他乡,成为了一个离家千里的孤儿。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和对母亲的深深挂念。
颈联“心依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照边”,诗人的心灵仿佛超越了现实的束缚,飘荡在北阙(皇宫)之外的浮云之上,而身体却滞留在西山的夕阳余晖之中。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空间与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
尾联“处处朱门花柳巷,不知归日是何年”,诗人放眼望去,满目繁华,朱门深宅,花柳掩映的小巷,处处展现着人间的热闹与美好。然而,对于诗人来说,这些景象却只能成为远方的风景,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归期未卜,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家庭情感、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更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反思。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情感空间,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谁人得数登临。
看公钟鼎何心。
凤味东边小筑,桃李作高林。
道诗书教子,绝胜黄金。
千年尚禽。
肯随世、漫浮沉。
好在传家棠树,培壅清阴。
年高德劭,似一日、春光一日深。
青镜里、白发休侵。
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
闻其间、赏心乐事,就中难事并得。
况东城、凤台沙苑,泛清波、浅照金碧。
露洗华桐,烟霏丝柳,绿阴摇曳,荡春一色。
画堂迥、玉簪琼佩,高会尽词客。
清欢久、重然绛蜡,别就瑶席。
有翩若轻鸿体态,暮为行雨标格。
逞朱唇、缓歌妖丽,似听流莺乱花隔。
慢舞萦回,娇鬟低亸,腰肢纤细困无力。
忍分散、彩云归后,何处更寻觅。
休辞醉,明月好花,莫谩轻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