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丑奴儿令.和李后主秋怨》
《丑奴儿令.和李后主秋怨》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词  词牌: 采桑子

当年谁送江南怨,云树悲秋。舴艋含愁。

月影消沈玉一钩。无数蜻蜓飞晚照,红蓼梢头。

款款嬉游。水冷蘋花带影流。

(0)
鉴赏

这首词以"当年谁送江南怨"开篇,引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仿佛是询问那个曾经陪伴在江南的人,如今又在何处寄托哀愁。"云树悲秋"描绘出秋天景色的凄凉,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如同人的心境般萧瑟。

"舴艋含愁"运用了比喻,将小舟比作愁绪的承载者,暗示主人公内心的沉重。"月影消沈玉一钩"则通过描绘弯月如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夜色,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哀愁氛围。

接下来的"无数蜻蜓飞晚照"转换了画面,蜻蜓在夕阳下翩翩起舞,与主人公的孤独形成对比,增添了些许生机。然而,这生机并未冲淡愁绪,反而在"红蓼梢头"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凄美,红蓼的色彩与秋意相映,更显哀愁。

"款款嬉游"四个字看似轻松,实则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苦闷,只能独自欣赏这凄美的秋景。最后,"水冷蘋花带影流"以流水和飘零的蘋花作为结句,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心如止水,连水中的萍花都带着他的影子,流露出无尽的哀愁和落寞。

总的来说,王夫之的这首《丑奴儿令·和李后主秋怨》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过去情感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悼亡百绝句·其九十五

每逢佳节拜团圆,今夕年除形影单。

依样筵前双画烛,无端催烬一条残。

(0)

悼亡百绝句·其四十三

平时药裹失量裁,恨晚难将元气培。

浸晓勉为开口问,舌尖新起雪花胎。

(0)

子方宰邢台为兖豫通衢,近又奇荒,诗以代柬·其一

不极宰官苦,谁知书味真。

五年兴水利,四野活饥民。

清白閒中操,光明鍊后身。

鸣琴春雨足,气象得翻新。

(0)

宾于将返武康以所携笋蔬麦餈见赠赋此送之·其一

最难细雨杏花天,酿笋人来春水船。

道是儒官真耐冷,袖笼馀不一溪烟。

(0)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其十三

还是吟诗好,吟诗可送穷。

磨砻存骨傲,研鍊琢词工。

稽阮歧途哭,箪瓢陋巷通。

何如歌咏乐,贫食乐融融。

(0)

七夕与宾于诸君联吟分得玉字

今年小暑雷惊屋,阴曀天时连三伏。

乍夜西风已报秋,湿云犹作黄梅熟。

吾来浮家苕霅间,七夕重逢私心祝。

祝他节序调暑寒,不愁困苦餐蔬菽。

比邻瓜果列几筵,道是乞巧求所欲。

偶喜庭结蛛网丝,复讶针度月钩曲。

得意家家拍手欢,吉兆胜比灯花卜。

吾侪自古拙谋生,不学儿女斗红绿。

岂甘愚戆事罔闻,省识昊苍厚我独。

嗟哉人间多巧矣,名缰利薮逞驰逐。

戕伐性灵公输羞,雕镂肺腑成风斲。

非无宽厚钟斯人,丑类鲜不笑讪腹。

何如赚此智巧心,无碍波流走尘俗。

讷无语言钳齿唇,顿从柔媚更面目。

客曰此心非外求,求得舍失议精卓。

我望银河四悄然,当檐清浅露华沐。

牛女双星岁一逢,乘运转移无穷朔。

初无妙巧寓太空,怎惹离合閒情触。

悟尽此理漏未残,窗虚涵翠鸣筱竹。

独倚阑干风拂裳,何处声声笛横玉。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