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谁送江南怨,云树悲秋。舴艋含愁。
月影消沈玉一钩。无数蜻蜓飞晚照,红蓼梢头。
款款嬉游。水冷蘋花带影流。
当年谁送江南怨,云树悲秋。舴艋含愁。
月影消沈玉一钩。无数蜻蜓飞晚照,红蓼梢头。
款款嬉游。水冷蘋花带影流。
这首词以"当年谁送江南怨"开篇,引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仿佛是询问那个曾经陪伴在江南的人,如今又在何处寄托哀愁。"云树悲秋"描绘出秋天景色的凄凉,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如同人的心境般萧瑟。
"舴艋含愁"运用了比喻,将小舟比作愁绪的承载者,暗示主人公内心的沉重。"月影消沈玉一钩"则通过描绘弯月如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夜色,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哀愁氛围。
接下来的"无数蜻蜓飞晚照"转换了画面,蜻蜓在夕阳下翩翩起舞,与主人公的孤独形成对比,增添了些许生机。然而,这生机并未冲淡愁绪,反而在"红蓼梢头"的背景下显得更加凄美,红蓼的色彩与秋意相映,更显哀愁。
"款款嬉游"四个字看似轻松,实则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苦闷,只能独自欣赏这凄美的秋景。最后,"水冷蘋花带影流"以流水和飘零的蘋花作为结句,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心如止水,连水中的萍花都带着他的影子,流露出无尽的哀愁和落寞。
总的来说,王夫之的这首《丑奴儿令·和李后主秋怨》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过去情感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今年小暑雷惊屋,阴曀天时连三伏。
乍夜西风已报秋,湿云犹作黄梅熟。
吾来浮家苕霅间,七夕重逢私心祝。
祝他节序调暑寒,不愁困苦餐蔬菽。
比邻瓜果列几筵,道是乞巧求所欲。
偶喜庭结蛛网丝,复讶针度月钩曲。
得意家家拍手欢,吉兆胜比灯花卜。
吾侪自古拙谋生,不学儿女斗红绿。
岂甘愚戆事罔闻,省识昊苍厚我独。
嗟哉人间多巧矣,名缰利薮逞驰逐。
戕伐性灵公输羞,雕镂肺腑成风斲。
非无宽厚钟斯人,丑类鲜不笑讪腹。
何如赚此智巧心,无碍波流走尘俗。
讷无语言钳齿唇,顿从柔媚更面目。
客曰此心非外求,求得舍失议精卓。
我望银河四悄然,当檐清浅露华沐。
牛女双星岁一逢,乘运转移无穷朔。
初无妙巧寓太空,怎惹离合閒情触。
悟尽此理漏未残,窗虚涵翠鸣筱竹。
独倚阑干风拂裳,何处声声笛横玉。
《七夕与宾于诸君联吟分得玉字》【清·许传霈】今年小暑雷惊屋,阴曀天时连三伏。乍夜西风已报秋,湿云犹作黄梅熟。吾来浮家苕霅间,七夕重逢私心祝。祝他节序调暑寒,不愁困苦餐蔬菽。比邻瓜果列几筵,道是乞巧求所欲。偶喜庭结蛛网丝,复讶针度月钩曲。得意家家拍手欢,吉兆胜比灯花卜。吾侪自古拙谋生,不学儿女斗红绿。岂甘愚戆事罔闻,省识昊苍厚我独。嗟哉人间多巧矣,名缰利薮逞驰逐。戕伐性灵公输羞,雕镂肺腑成风斲。非无宽厚钟斯人,丑类鲜不笑讪腹。何如赚此智巧心,无碍波流走尘俗。讷无语言钳齿唇,顿从柔媚更面目。客曰此心非外求,求得舍失议精卓。我望银河四悄然,当檐清浅露华沐。牛女双星岁一逢,乘运转移无穷朔。初无妙巧寓太空,怎惹离合閒情触。悟尽此理漏未残,窗虚涵翠鸣筱竹。独倚阑干风拂裳,何处声声笛横玉。
https://shici.929r.com/shici/nmtGnTE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