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啮旋涡急,舟惊下濑忙。
危机缘斗捷,利涉是轻装。
猿送三声泪,波随九转肠。
纵然清见底,终不似沧浪。
石啮旋涡急,舟惊下濑忙。
危机缘斗捷,利涉是轻装。
猿送三声泪,波随九转肠。
纵然清见底,终不似沧浪。
这首诗描绘了乌蛮滩的险峻与壮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的湍急和舟行的紧张。首句“石啮旋涡急”以“啮”字生动地刻画出岩石与急流相互作用的激烈景象,暗示着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接着,“舟惊下濑忙”则将视角转向舟行,通过“惊”和“忙”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船只在急流中快速下行时的紧张与不安。
“危机缘斗捷,利涉是轻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一方面强调了航行过程中的危险与挑战,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面对困难时的智慧与准备。通过“斗捷”与“轻装”,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在逆境中寻求突破与适应的态度。
后半部分“猿送三声泪,波随九转肠”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猿猴的啼哭与波涛的翻滚赋予情感色彩,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哀愁与悲凉,也映射了人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最后,“纵然清见底,终不似沧浪”以水为喻,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尽管清澈的水面看似平静无波,但与广阔深邃的大海相比,仍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道路的隐喻,提醒人们即使在看似简单的生活中,也应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乌蛮滩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茫茫江海,悠悠昏旦,叹惜年光易换。
迷途世故,从来百样千般。
眼底翻云覆雨,狂浪颓波,天也那能管。
白云堆稳,也与公眠。
吴越相望两地仙,传雅调正家宴便。
当筵高咏愁怀散,赓一阕,赛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