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曲井。垂杨摇漾空庭景。十二帘低清昼永。
掩映朱文,斜覆湘文冷。亚字玲珑梵字影。
折折周周,春恨重重省。疏星淡月微风静。
只为多情,近水常相称。
玉人徙倚还频凭,几遍沉吟,敲断玉钗不应。
回廊曲井。垂杨摇漾空庭景。十二帘低清昼永。
掩映朱文,斜覆湘文冷。亚字玲珑梵字影。
折折周周,春恨重重省。疏星淡月微风静。
只为多情,近水常相称。
玉人徙倚还频凭,几遍沉吟,敲断玉钗不应。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拍阑干·咏阑干》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人以回廊曲井和垂杨柳为背景,展现出庭院在阳光下空灵摇曳的景象。"十二帘低清昼永"一句,暗示着时光在轻纱般的帘幕后缓缓流逝,显得格外漫长。
接着,诗人聚焦于栏杆上的装饰,朱红与湘竹交织,透出冷色调,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亚字玲珑梵字影"进一步描绘了栏杆的精致花纹,仿佛梵文般神秘,增添了忧郁的氛围。"折折周周,春恨重重省"表达了主人公对春日愁绪的深深反思,每一道曲折都似乎加重了他的哀愁。
最后,诗人通过"疏星淡月微风静"的夜色,烘托出主人公的孤独与深情,他靠近水面,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只为多情,近水常相称",他的情感并未得到回应,只能独自沉吟,甚至敲断了玉钗,却仍得不到倾诉的对象。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阑干旁的思绪流转,展现了清幽的庭院景色与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