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怨诗效徐淑体》
《怨诗效徐淑体》全文
唐 / 姚月华   形式: 古风

妾生兮不辰,盛年兮逢屯。

寒暑兮心结,夙夜兮眉颦。

循环兮不息,如彼兮车轮。

车轮兮可歇,妾心兮焉伸。

杂沓兮无绪,如彼兮丝棼。

丝棼兮可理,妾心兮焉分。

空闺兮岑寂,妆阁兮生尘。

萱草兮徒树,兹忧兮岂泯。

幸逢兮君子,许结兮殷勤。

分香兮剪发,赠玉兮共珍。

指天兮结誓,愿为兮一身。

所遭兮多舛,玉体兮难亲。

损餐兮减寝,带缓兮罗裙。

菱鉴兮慵启,博炉兮焉熏。

整袜兮欲举,塞路兮荆榛。

逢人兮欲语,鞈匝兮顽嚚。

烦冤兮凭胸,何时兮可论。

愿君兮见察,妾死兮何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ànshīxiàoshū
táng / yáoyuèhuá

qièshēngchénshèngniánféngtún
hánshǔxīnjiéméipín

xúnhuánchēlún
chēlúnxiēqièxīnyānshēn

fén
fénqièxīnyānfēn

kōngguīcénzhuāngshēngchén
xuāncǎoshùyōumǐn

xìngféngjūnjiéyīnqín
fēnxiāngjiǎnzènggòngzhēn

zhǐtiānjiéshìyuànwèishēn
suǒzāoduōchuǎnnánqīn

sǔncānjiǎnqǐndàihuǎnluóqún
língjiànyōngyānxūn

zhěngsāijīngzhēn
féngrénwányín

fányuānpíngxiōngshílùn
yuànjūnjiàncháqièchē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女词人姚月华的作品,名为《怨诗效徐淑体》。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深沉怨恨和哀愁情感的诗歌,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女子在婚姻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的痛苦。

在这首诗中,“妾生兮不辰”开篇便表达了女子对命运的不满,她觉得自己出生的时辰不佳,因此而经历了种种磨难。接着,通过“寒暑兮心结,夙夜兮眉颦”描述了她内心的苦恼和外在环境的艰辛,循环往复如车轮一般无法停歇。

诗中多次使用“如彼兮XX”的句式,将自己的情感比作车轮、丝棼等,强调了其痛苦的心境是纠缠不休的。同时,她也表达了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关心的愿望,如“幸逢兮君子,许结兮殷勤”中的“君子”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重复,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无法排解的情感氛围。女子的内心世界是痛苦与哀愁交织,她渴望得到理解和爱,却又感到这种希望似乎遥不可及。在最后,“愿君兮见察,妾死兮何瞋”一句,更透露出她对未来绝望的情绪。

作者介绍
姚月华

姚月华
朝代:唐

姚月华,唐朝时期的才女,生卒年不详。曾随父寓扬子江时,与邻舟一书生杨达诗词唱和。今所存诗六首,亦因此而作。相传她因梦月落妆台,觉而大悟,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不久即能作文赋诗,是不可多得的才女。笔札之暇,时及丹青。花卉翎毛,世所鲜及。然聊复自娱,人不可得而见。尝为杨达画芙蓉匹鸟,约略浓淡,生态逼真。按佩文斋书画谱列入宋,无声诗史列入明,历代画史汇传从之,今依玉台画史引文列入唐。事见《琅缳记》
猜你喜欢

杂咏·其七

皎皎明月光,延缘上空林。

幽堂悄然后,仿佛来素心。

素心日以隔,萧景日以逼。

薄帏生虚寒,梦醒如在侧。

揽衣起傍徨,横涕下沾席。

寸心常不移,可以照颜色。

(0)

黄补之广文以东湖放生池故事白于当道,今又以收瘗旅厝为言,均如所请,诗以志之

书生志愿见敷陈,每以仁言屡动人。

一念好生能济物,并教枯朽尽回春。

(0)

立春雪霁

天意回残腊,人间到极寒。

晚晴春始见,冬雪岁将阑。

日冷千峰出,云开四野宽。

深山多菉竹,应早报平安。

(0)

鹭洲书院即事四首·其三

道脉微茫亦可嗟,渊源洄溯正无涯。

须知伊洛承洙泗,直下姚江对白沙。

君看双流原合派,从来六籍统诸家。

主持前后惟贤守,不独名山胜水夸。

(0)

从曲阜试竣旋济南路经泰山作

夏云无数涌峰峦,更出云峰万仞端。

远望只疑行不近,胜游常觉到仍难。

重阳有待登高赋,一路犹堪立马看。

才向宫墙瞻美富,敢夸观海是奇观。

(0)

短歌行·其七

生不作鲁先生,千金不受受盛名。

亦不学张子房,安汉汉危,报韩韩亡。

大儿郭汾阳,小儿李邺侯。

旋乾转坤在反掌,神仙富贵重回头。

衮钺一枝笔,龙蠖双银钩。

持此无事不可就,丈夫未老何必愁。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