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向东南倾,石际沧海立。
蛟鼍限波涛,鸡犬得城邑。
居然通国望,跋莫他山及。
道人独有之,置屋三四级。
几看星月烂,却听风雨急。
于今二百年,我共冥鸿集。
晤语夕阳低,对酒秋旻湿。
明朝江上舟,避雨渔翁笠。
邂逅一俛仰,此道可于邑。
地向东南倾,石际沧海立。
蛟鼍限波涛,鸡犬得城邑。
居然通国望,跋莫他山及。
道人独有之,置屋三四级。
几看星月烂,却听风雨急。
于今二百年,我共冥鸿集。
晤语夕阳低,对酒秋旻湿。
明朝江上舟,避雨渔翁笠。
邂逅一俛仰,此道可于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白石岩的所见所感。首句"地向东南倾,石际沧海立",形象地展现了白石岩地理位置的奇特,仿佛是大地向东南倾斜,巨石直插海中。接下来的"蛟鼍限波涛,鸡犬得城邑",通过蛟龙和鼍龙的意象,暗示了白石岩周围环境的险峻,同时也暗示了这里的隐蔽与宁静,如同一座隐世之城。
"居然通国望,跋莫他山及",诗人赞叹白石岩的视野开阔,即使在众多山川中也堪称一绝。"道人独有之,置屋三四级",点出此处曾有道人居住,简朴的房屋依山而建,增添了神秘与超然的气息。
"几看星月烂,却听风雨急",诗人在这里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风雨的疾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的韵律。"于今二百年,我共冥鸿集",诗人感慨时间流逝,自己与白石岩的缘分如同飞鸟聚集。
"晤语夕阳低,对酒秋旻湿",诗人与友人在夕阳下饮酒,感受秋日的湿润,营造出一种淡泊而深沉的氛围。最后两句"明朝江上舟,避雨渔翁笠",预示着次日的行程,诗人想象自己乘舟离去,可能还会遇到渔翁,增添了一丝人情味。
整首诗以白石岩为背景,通过描绘其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