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
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
秦君锐本学,骥子已血汗。
相期骖天衢,伯乐尝一盼。
士为欲心缚,寸勇辄尺懦。
要当观此心,日照云雾散。
扶疏万物影,宇宙同璀璨。
置规岂惟君,亦自警弛慢。
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
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
秦君锐本学,骥子已血汗。
相期骖天衢,伯乐尝一盼。
士为欲心缚,寸勇辄尺懦。
要当观此心,日照云雾散。
扶疏万物影,宇宙同璀璨。
置规岂惟君,亦自警弛慢。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诗中,黄庭坚以个人的体验表达了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矛盾的感受。他感叹岁月催人老,儒生身份常受人指责,但仍以读书写字为乐,寄情于经典文献之中。他提到古代典籍历经磨难,有的甚至被盗掘,这让他深感惋惜。
诗人赞扬秦觏刻苦求学的精神,如同良马般付出辛勤努力,期望能一同在知识的道路上并驾齐驱。然而,他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即欲望和畏难心理使人犹豫不前。他强调,要审视内心,如阳光穿透云雾,看清自我,从而摆脱束缚,提升精神境界。最后,他借自然景象表达出,无论是个人还是他人,都应以此为鉴,警惕懈怠,追求卓越。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鲜明个性和深沉内涵。
日人行新法,中国始遣使。
华民我自辖,诸国不得视。
彼非不欲尔,实亦势所至。
来者更五公,交涉略可志。
吾初检案牍,抄撮取关系。
会以事不竟,讫未就编次。
又观图书馆,典籍亦略备。
尽蒐为目录,颇足资考异。
迁延顾莫往,尤未坠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