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宿西山最上重,琳宫高下占诸峰。
锒铛夜度台廊迥,荦确晨披草木浓。
殿裹乌云犹耸日,松翻急雨未全龙。
旧游历历成残梦,剩拾山门一杵钟。
忆宿西山最上重,琳宫高下占诸峰。
锒铛夜度台廊迥,荦确晨披草木浓。
殿裹乌云犹耸日,松翻急雨未全龙。
旧游历历成残梦,剩拾山门一杵钟。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题为《被酒昼眠梦在西山戒坛寺中得松翻急雨未全龙之句醒成之》。诗人通过对西山最上重的回忆,描绘了一幅琳宫(华丽的佛寺)隐于群峰之间的景象。夜晚,月色朦胧,铃铛声在空旷的台廊间回荡;清晨,草木葱郁,山势峥嵘。寺庙内乌云笼罩,仿佛太阳仍未完全升起,而松树在急雨中摇曳,如龙腾跃。诗人将梦境与现实交织,旧日游历的记忆化为残梦,醒来后只听见山门外传来的一声悠长的钟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山寺的幽深静谧以及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深深怀念。
诗成要落天地间,太虚明月相往还。
声名或觉四海隘,身乃憔悴穷闭关。
诗中妙理超生死,何但不以彼易此。
我来白下岂徒然,簿书凫鹜非吾事。
陈君一见投紵衣,刺天翼并青冥垂。
楚人不误玉在璞,山川终用骍之犁。
曾侯愿识今已后,因君示我诗到手。
不惟我辈独识真,异馔珍羞甘众口。
几思插翅飞堕前,漫看璧月缺复圆。
符移催来定不远,拿音不见闻担肩。
世人千金买婵娟,我视弃去如浮烟。
万言杯水世所捐,顾欲赖以无穷传。
诸侯宾客湖南盛,东海萧生汉帝知。
前后相望真一揆,流传况复有新诗。
乡来识面嗟无地,今日登门可自迟。
未信千岩趣归去,近传新把峡州麾。
我为怀玉人,不踏怀玉路。
非因访仙懒,自畏触嶮去。
闻君兄弟往,勇决不少顾。
念将摄衣从,欲行却回虑。
人云山峰高,白日蔽烟雾。
况方迫穷冬,我褐犹未具。
虽欣陟幽遐,政恐成疾痼。
以兹不暇游,心与飞云溯。
君还得新作,快读喜莫喻。
上言道傍见,次及岩下趣。
恨无龙眠手,按此摅毫素。
昔君家兴公,曾为海山赋。
至今斯文名,殆将压彪固。
凄凉禅月踪,牢落高人住。
得君为著眼,草木应亦豫。
好事俨上人,方集山中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