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何处来,遗我明月珠。
明珠亦何为,可以照光仪。
光仪君不顾,照之令心悲。
君从何处来,遗我绿绮琴。
琴声亦何为,可以扬芳音。
芳音君不听,弹之伤我心。
君从何处来,遗我紫鸶笙。
鸶笙亦何为,可以扬清声。
清声君不聆,吹之感我情。
君从何处来,遗我明月珠。
明珠亦何为,可以照光仪。
光仪君不顾,照之令心悲。
君从何处来,遗我绿绮琴。
琴声亦何为,可以扬芳音。
芳音君不听,弹之伤我心。
君从何处来,遗我紫鸶笙。
鸶笙亦何为,可以扬清声。
清声君不聆,吹之感我情。
这首《白头吟》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君”与“我”的问答,表达了主人公对情感失落的深切感慨和无奈。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情感的复杂与深沉寓于具体的物品之中,如明珠、绿绮琴、紫鸶笙等,这些物品在诗中成为情感寄托的载体。
“君从何处来,遗我明月珠。”开篇以疑问引出,仿佛在询问对方为何而来,又为何赠予如此珍贵的明珠。“明珠亦何为,可以照光仪。”明珠虽美,却只能照亮外表,暗示着情感的表象并不能真正触及内心。“光仪君不顾,照之令心悲。”尽管明珠能照亮外在,但“我”内心的悲伤却无法被它照亮,表达了情感的深层孤独与痛苦。
接着,“君从何处来,遗我绿绮琴。”绿绮琴代表了音乐之美,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琴声亦何为,可以扬芳音。”琴声虽能传情达意,但“我”却无法听到对方的心声,音乐成了无法沟通的桥梁。“芳音君不听,弹之伤我心。”即使弹奏出美妙的音乐,也无人倾听,这使得“我”的心灵更加受伤。
最后,“君从何处来,遗我紫鸶笙。”紫鸶笙象征着清雅的声音,能够传达纯净的情感。“鸶笙亦何为,可以扬清声。”然而,即便笙声清扬,也无法触动对方的心弦。“清声君不聆,吹之感我情。”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失望,也是对自己情感表达无果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与回答,构建了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情感隔阂时的无奈与痛苦。诗中不仅描绘了情感的失落与挣扎,还蕴含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沟通与理解重要性的深刻反思。
绰楔今王制,衣冠古谢家。
坊题状元字,庭老合欢花。
日纪三蓂隔,星移两岁差。
孟尝珠作履,潘岳版为车。
得酒丹逾渥,开奁雪未华。
桑榆收岂晚,龟鹤算初遐。
绿橘怀香远,黄鱼入馔嘉。
县分仙掌露,书趁月宫槎。
秀色桥还梓,繁阴瓞更瓜。
见孙怜我抱,有子听人誇。
道阻遥思越,辞荒强和巴。
晨瞻海东郭,佳气蔚成葭。
秋山日落川气黄,树影下映寒潭苍。
丛篁入林豁蒙翳,石角路转山东岗。
茆堂对山复面水,高者可屐深可航。
闭门却扫动经月,落叶委地苔覆墙。
岂无山客跨款段,亦有孺子歌沧浪。
吾生早觉簪组累,十年丘壑成膏盲。
画图彷佛见此景,褰裳欲渡川无梁。
空堂五月熯如火,使吾郁塞回中肠。
安得盘蛇一片石,坐醒残醉生馀凉。
君今持节行万里,要遣霜雪清炎荒。
请看穷谷最深处,或有隐逸藏声光。
扬清激浊付公等,吾欲拂衣辞太仓。